关于小市民的诗词(88首)

  • 1 《醉中题民家壁》 宋·陆游

    壮岁羁游厌故栖,暮年却爱草堂低。
    交情最向贫中见,世事常於醉後齐。
    松吹飕飕凉短发,芒鞋策策响新泥。
    吾诗戏用寒山例,小市人家到处题。

    2 《小园赋》 南北朝·庾信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
    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
    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

    辞赋精选爱国

    3 《答吕梁仲屯田》 宋·苏轼

    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
    (吕梁地名。
    )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
    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

    4 《寄程安抚》 宋·陈造

    归袖翩翩去谁御,篝灯荧荧翳复吐。
    取道言从草市西,问津更访修竹坞。
    残梦欻过均州山,杀更尚数襄阳鼓。
    盎盎屯云连远岫,剪剪北风斜细雨。

    5 《和许尉小洞庭韵》 宋·王炎

    古县周遭临水涯,中有胜地藏幽奇。
    向来墨绶不领略,付与渔樵轻弃遗。
    我乘苍螭上其顶,凭高小筑诛茅茨。
    未能隐去学鲁山,且可寻幽如退之。

    6 《便民诗上颜正叔宣慰广东》 宋·李肖龙

    枯苗一著雨,田畴绿芊芊。
    蛰虫一逢春,窟穴声阗阗。
    馀民望小定,甚于饥渴然。
    昔何好弄兵,今何知服田。

    7 《夏四月渴雨恐害布种代乡邻作插秧歌》 宋·陆游

    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小舟载秧把,往来疾於鸿。
    吴盐雪花白,村酒粥面浓,长歌相赠答,宛转含豳风。
    日暮飞桨归,小市鼓冬冬。
    起居问尊老,勤俭教儿童。
    何人采此谣,为我告相公,不必赐民租,但愿常年丰。

    8 《吴山县》 宋·丁带

    潇洒吴山县,居民近百家。
    孤城连阜起,小市枕溪斜。
    土润宜栽竹,泉甘好试茶。
    公馀无一事,何处息纷华。

    9 《肩舆至湖桑埭》 宋·陆游

    篮舆随意出衡门,日已沉山野未昏。
    小市丛祠湖上路,短垣高柳埭西村。
    麦苗极目无闲土,塘水平堤失旧痕。
    明诏裕民闻屡下,老农何以报君恩?

    10 《次韵礼之淮上吟》 宋·强至

    泗上风宜旧罕传,邦人谁说贡鳞鲜。
    隔淮小市若古画,接楚远山疑宿烟。
    民舍卑洼多困水,农畴硗瘠少逢年。
    顾予居里号繁胜,举目只为乡思牵。

    11 《近市一首》 宋·苏籀

    摩肩蹑足吁屠贩,接衽骈颅坌驵筲。
    巷隘姑名为小隐,宾佳不必有珍肴。
    龙钟游宦如投耒,琐屑侨民一系匏。
    丘索典坟心迹远,烟埃咫尺自喧淆。

    12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3 《喜雨亭记》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古文观止咏物写雨忧国忧民

    14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15 《齐桓晋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

    16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7 《司马错论伐蜀》 两汉·刘向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
    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古文观止外交争论

    18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19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20 《魏公子列传》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