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尘外堂》 宋·邓肃
俯仰天地间,纷纷尘垢耳。
市井与山林,累人均一体。
有真故有妄,无彼那取此。
谓是为尘外,政应在尘里。
凭师一埽空,六尘不用洗。
渊默即雷声,万川同一水。
4
《哀时命》 先秦·庄忌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
楚辞
5
《洗心吟》 宋·邵雍
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
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
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
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
6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8
《赠净因臻长老》 宋·苏辙
十方老僧十年旧,燕坐绳床看奔走。
远游新自济南来,满身自觉多尘垢。
暖汤百斛劝我浴,骊山衮衮泉倾窦。
明窗困卧百缘绝,此身莹净初何有。
9
《楞严经偈》 宋·蔡卞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10
《安国寺浴》 宋·苏轼
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
衰发不到耳,尚烦月一沐。
山城足薪炭,烟雾濛汤谷。
尘垢能几何,翛然脱羁梏。
11
《清心镜》 元·马钰
头如蓬,面如垢。
万事俱忘,心无尘垢。
恣情慵、放肆婪耽,乞残馀展手。
幸知无,宁著有。
无无亦无,神丹无漏。
访蓬莱、功满三千,得缦
15
《识时梅歌》 宋·谢琎
寇至人远避,寇退人复归。
归来寻旧址,草芜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梦常相依。
可怜岁寒心,能识存亡机。
16
《龙尾砚歌(并引)》 宋·苏轼
余旧作《凤咮石砚铭》,其略云: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
已而求砚于歙,歙人云:子自有凤咮,何以此为?盖不能平也。
奉议郎方君彦德,有龙尾大砚奇甚,谓余若能作诗少解前语者,当奉饷,乃作此诗。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17
《龙尾砚歌》 宋·苏轼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锺王砚不知。
20
《游东林寺》 宋·董嗣杲
庐山白云拥,绝似兜罗绵。
覆得丑好尽,何啻万万千。
东林香炉峰,生在寺门前。
山阴土脉润,草木鸣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