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49
《桃源行》 宋·汪藻
祖龙门外神传璧,方士犹言仙可得。
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
关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长一身。
52
《观源洞》 宋·郑玠
麻姑峰头黄鹤归,稚川灶上丹霞栖。
寒猿啸木山月白,正是仙人朝斗时。
壶天景象何灵杳,松门石径茸芳草。
落花满院香沈沈,缘似刘郎应解到。
53
《谢临川游山》 明·张之象
客行旷登览,羁心展游陟。
裹粮度瑶岑,振衣寻石室。
源深洞屡迷,径险岩逾密。
重林散轻雾,绝壁映初日。
57
《和陶桃花源》 宋·苏轼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
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
60
《雨夜怀陈永源山庄》 宋·张耒
陈君为生廉易足,水石田园藏一曲。
畦田已作故侯业,种竹未享封君禄。
干名懒复观书卷,济病时能开药箓。
夜来秋雨如决渠,不寐忧君玉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