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巨公的诗词(341首)

  • 121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122 《括贺新凉》 宋·林正大

    环滁皆山也。
    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琅邪也。
    泉水潺潺峰路转,上有醉翁亭也。
    亭、太守自名之也。

    123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金朝·元好问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秋天励志感慨人生

    124 《送虚白上人序》 明·高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

    送别序文

    125 《送杨少尹序》 唐·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古文观止送别序文

    126 《辨奸论》 宋·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古文观止议论

    127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古文观止书信

    128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
    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
    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

    古文观止写人怀才不遇传记

    129 《促织》 清·蒲松龄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高中文言文叙事小说抒怀愤懑

    130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初中文言文赠言劝勉学习励志序文

    131 《五美吟·红拂》 清·曹雪芹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写人

    132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133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134 《大鹏赋·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
    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志向

    135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36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137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宋·梅尧臣

    平生好书诗,一意在抱椠。
    既无鈌云剑,身世遭黮黭。
    耻游公相门,甘自守恬淡。
    妻孥每寒饥,内愧剧剜憯。

    138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现代·毛泽东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139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140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 南北朝·薛道衡

    京洛重新年。
    复属月轮圆。
    云间璧独转。
    空里镜孤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