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观郑侠流民图》 明·鲁铎
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
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苦难具论。
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足。
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
47
《和许守喜雪》 宋·吴芾
一夜飘琼屑,雕镌竟孰施。
主张归白帝,勾引自云师。
飞洒斜穿牖,连翻乱入池。
漫空疑柳絮,着树混梅枝。
48
《代寿安宣相》 宋·程公许
帝佑炎图保中光,风云嘉会契千龄。
石田旱叹须膏泽,蛰户队凝耸震霆。
审象岩间同说命,绝韦圣处见义经。
立谈解使枭羹烂,余事能空兔窟腥。
49
《送乐学士知舒州》 唐·徐铉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
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
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50
《投所知》 宋·叶茵
中流砥柱一宗臣,长把丹衷动玉宸。
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载后更无人。
堂留薇药谁知已,路长萧茅谩得春。
自是不曾轻出处,到头著著为斯民。
53
《和半庵庆成诗韵》 宋·王志道
重屋祗承敬勿休,前星主鬯贰凝旒。
度筵九尺陈黄目,助祭诸王白头人。
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
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
54
《送程给事知越州》 宋·周直孺
三吴冠盖并驱弛,名德如公亦已稀。
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
光华书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鷁飞。
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
55
《题素女石》 宋·朱汝贤
旧闻素女出天井,坐石晓梳青髻丝。
碧湫一笑入深窈,灵篆朱书来命迟。
冷钟晨梦听飘洒,受物不遣雷车随。
阴云未驳润泽广,民岂能忘心已知。
57
《题林周民山矾图》 明·许伯旅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60
《送沈康知常州》 宋·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懃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