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帐目的诗词(112首)

  • 41 《看花回(越调)》 宋·周邦彦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
    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重红绡轻帖。
    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涴睫。
    因个甚、底死嗔人,半饷斜眄费贴燮。

    故事写鼠

    42 《鹧鸪天》 宋·朱敦儒

    极目江湖水浸云。
    不堪回首洛阳春。
    天津帐饮凌云客,花市行歌绝代人。
    穿绣陌,踏香尘。
    满城沈醉管弦声。
    如今远客休惆怅,饱向皇都见太平。

    43 《喜迁莺(塞上词)》 宋·李纲

    边城寒早。
    对漠漠暮秋,霜风烟草。
    战□长闲,刁斗无声,空使荷戈人老。
    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

    44 《江城子》 宋·邓肃

    酒阑携手过回廊。
    夜初凉。
    月如霜。
    笑问木樨,何日吐天香。

    45 《满庭芳(十月念六日大雪,作此呈社人·冬景)》 宋·赵长卿

    晚色沈沈,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
    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
    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
    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

    46 《沁园春》 宋·汪莘

    之所未备,搜寻剖□,斯已勤矣。
    闲从人求其法,高者如捕影,卑者不足为。
    嘉泰二年冬夜,坐一榻,知思所及,随手骇目。
    尔后凡七载,时时为之,自知非深根固蒂之道,亦可谓世外之妙观矣。

    47 《摸鱼儿(饯黄侍郎畴若劝酒)》 宋·魏了翁

    向江头、几回凝望,垂杨那畔舟才舣。
    江神似识东归意,故放一篙春水。
    却总被。
    三百里人家、祖帐连天起。

    48 《摸鱼儿(饯黄侍郎畴若劝酒)》 宋·魏了翁

    向江头、几回凝望,垂杨那畔舟才舣。
    江神似识东归意,故放一篙春水。
    却总被。
    三百里人家、祖帐连天起。

    49 《浪淘沙(素馨)》 宋·刘克庄

    目力已茫茫。
    缝菊为囊。
    论衡何必帐中藏。
    却爱素馨清鼻观,采伴禅床。
    风露送新凉。
    山麝开房。
    旋吹银烛闭华堂。
    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

    古诗三百首写人生活

    50 《解连环》 宋·仇远

    绮疏人独。
    记芙蓉院宇,玉箫同宿。
    尚隐约、屏窄山多,□衾暖浪浮,帐香云扑。
    步袜蹁然,又何处、秦筝金屋。

    51 《雨中花慢》 宋·张生

    事往人离,还似暮峡归云,陇上流泉。
    奈强分圆镜,枉断哀弦。
    常记酒阑歌畔,难忘月底花前。
    旧携手处,层楼朱户,触目依然。

    52 《菩萨蛮》 宋·杨泽民

    吟风敲遍阑干曲。
    极目澄江千顷绿。
    长笛下扁舟。
    一声人倚楼。
    床头醅正发。
    帐底人如雪。
    月色夜来看。
    可堪霜信寒。

    53 《童趣》 清·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初中文言文叙事散文回忆童年

    54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55 《送杨少尹序》 唐·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
    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

    古文观止送别序文

    56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楚辞

    57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58 《项羽之死》 两汉·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59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60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