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弗目的诗词(91首)

  • 1 《读永叔集古录目》 宋·梅尧臣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
    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2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上官昭容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游鲁馆,陟秦台。
    污山壁,愧琼瑰。
    檀栾竹影,飙f2松声。

    3 《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写景友情思念

    4 《高唐赋》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辞赋精选爱情神话

    5 《鹦鹉赋》 两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辞赋精选宴会咏物写鸟

    6 《登楼赋》 两汉·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辞赋精选怀才不遇思乡抱负

    7 《叹逝赋》 魏晋·陆机

    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
    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
    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赋曰: 伊天地之运流,纷升降而相袭。
    日望空以骏驱,节循虚而警立。

    寓事故事

    8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9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0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1 《过云木冰记》 清·黄宗羲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
    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

    辞赋精选纪游

    12 《赠秀才入军》 魏晋·嵇康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
    朝游高原,夕宿兰渚。
    邕邕和鸣,顾眄俦侣。
    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咏史言志组诗

    13 《沁园春(送洪漕使宪闽)》 宋·李曾伯

    天目山房,洪崖老仙,亲授一灯。
    自檄草参筹,宾筵领袖,鼎梅助味,省闼权衡。
    华国文章,立朝风力,犹有老成人典刑。
    如公样,盍夜趋宣室,昼对延英。

    14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5 《召公谏厉王弭谤》 先秦·佚名

    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高中文言文

    16 《襄王不许请隧》 先秦·佚名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古文观止劝告寓理

    17 《郑伯克段于鄢》 先秦·谷梁赤

    克者何?能也。
    何能也?能杀也。
    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

    古文观止

    18 《虞师晋师灭夏阳》 先秦·谷梁赤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

    19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0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观止哲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