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良的诗词(365首)

  • 81 《踏莎行(中秋)》 宋·陈著

    豆雨空晴,桂花风静。
    碧虚飞上圆明镜。
    谁能唤起秃翁吟,祗应笑得嫦娥醒。
    可奈良宵,不堪残境。
    强拚一醉偷光景。
    夜凉渐搅雪霜心,昏眵犹认山河影。

    82 《踏莎行(中秋)》 宋·陈著

    豆雨空晴,桂花风静。
    碧虚飞上圆明镜。
    谁能唤起秃翁吟,祗应笑得嫦娥醒。
    可奈良宵,不堪残境。
    强拚一醉偷光景。
    夜凉渐搅雪霜心,昏眵犹认山河影。

    83 《沁园春(庚子岁自寿)》 宋·陈人杰

    未省吾生,石室云林,金门玉堂。
    但吕公来说,风神清怪,甘公来说,寿禄高强。
    果若人言,自应年少,曳紫鸣珂游帝乡。
    何为者,更风尘牢落,岐路回皇。

    84 《括摸鱼儿》 宋·林正大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
    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
    朝又暮。
    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

    85 《圆圆曲》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长篇叙事

    86 《咏荆轲》 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古诗三百首咏史怀古

    87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88 《荆轲刺秦王》 两汉·刘向 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89 《鸿门宴》 两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90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91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两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92 《送石处士序》 唐·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
    有荐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
    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

    古文观止规劝序文

    93 《谏逐客书》 先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古文观止公文

    94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95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观止

    96 《原毁》 唐·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古文观止叙事寓理

    97 《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

    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古文观止墓志铭哀悼赞颂

    98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议论历史借古讽今

    99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古文观止史论谋略

    100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