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凑的诗词(33首)

  • 1 《水调歌头(秩满告归,曾使君饯别,席间奉呈)》 宋·姚述尧

    泽国正秋杪,微雨洒江滨。
    凭高一望,万里多稼总如云。
    芳野壤歌鼎沸,古市欢声辐凑,尽是泰平人。
    铃阁尽无事,桃李满公门。

    2 《送守哲归庐山》 宋·司马光

    哲公金陵来,神韵自孤秀。
    京华三十春,高节愈幽茂。
    煊赫公卿门,道俗日奔走。
    自非趣尚合,一息不相就。

    3 《望月婆罗门引 昨者观唐津舟车之盛,通凑南》 元·王恽

    有抱瑟竽门之叹,以婆罗门歌之河山清眺,风烟两戒见殷都。
    唐津浩浩舟车。
    一水东浮沧海,宝带束燕吴。
    更中州雄跨,奇货堪居。

    4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唐·骆宾王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
    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
    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5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6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7 《念奴娇(九日作)》 宋·姚述尧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8 《沁园春(寿黄虚庵·三月廿九)》 宋·赵福元

    珠斗阑干,银河清浅,梦籋帝关。
    见六丁拥道,一声传跸,翠幢舞凤,彩扇交鸾。
    寿祝天齐,神夸岳降,报道明朝重整班。
    璇星烂,有赤松黄石,雾凑苍坛。

    9 《沁园春》 宋·崔中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
    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
    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
    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

    10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11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2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13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14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15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6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7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8 《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 明·汤显祖

    平昌四见碧桐花,一睡三餐两放衙。
    也有云山开百里,都无城郭凑千家。
    长桥夜月歌携酒,僻坞春风唱采茶。
    即事便成彭泽里,何须归去说桑麻。
    ¤

    19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20 《满庭芳 述怀》 元·王处一

    苦海奔波,荆山劳役,欲救宝璧嘉祥。
    周而复始,瞥地悟真常。
    两凑玄关运度,升灵曜、飞出扶桑。
    回光看,璇玑万象,一一现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