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导的诗词(109首)

  • 4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42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43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44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45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论述政治

    46 《九歌 大司命》 先秦·屈原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1]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2],踰[3]空桑兮从女[4];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5];

    47 《读书》 宋·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48 《自尤》 宋·苏洵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怨人。
    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醉辛。

    49 《麻姑山七古寿主簿母》 宋·卓田

    麻姑之山高接天,世言中有麻姑仙。
    朱颜玉扑镇长在,不知阅世经几年。
    问此仙今在何许,当初果是谁家女。
    似因一念天人寰,已作人间夫妇缘。

    50 《冬述四首示子培 之三》 清·陈衍

    往余游京华,郑君过我邸。
    告言子沈子,诗亦同光体。
    杂然见赠答,色味若粢醴。
    十年始会面,辍乐正读礼。

    51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宋·林景熙

    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飘飘御风远,银阙开九天。
    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
    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

    52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53 《土偶祸》 明·沈周

    锽锽鸣锣,彭彭伐鼓。
    复有旂盖,亦有戟斧。
    精力骏奔,无有老竖。
    整整肃肃,什什伍伍。

    54 《雨后城上种蜀葵效辘轳体联句》 宋·刁绎

    不惮移根远,姑怜向日姿。
    春风從自得,夜雨况相姿。
    敏速飞霜钁,婆娑拥碧枝。
    幽葩兹有待,杂卉漫多奇。

    55 《益州州学对训堂》 宋·何郯

    益为蕃捍西南隅,物众地大称名都。
    择守来頒兹土政,治人颇与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诛。
    群奸帖息不敢动,无复弄兵觊穿窬。

    56 《寿陈监丞》 宋·叶寘

    岷峨之秀如云起,前有三苏后三李。
    三苏专以节行闻,三李相承最工史。
    两家百年成美谈,盛事胡不云东南。
    春风楼前拥三山,秀出君家父子三。

    57 《凿流塘二首》 宋·詹初

    旧为沙泥场,今为流水域。
    混混固有源,开导吾为德。
    似凝与物欲,已有犹当克。
    已去心源澄,活泼自无塞。
    万彙当其前,水鉴真明极。
    徘徊此塘滨,永为立心则。

    58 《九日喜家人寄书至秉常相过问慰与之共饮至醉》 明·郭登

    逐客世多违,浮生自堪悼。
    尘容绝媚妩,褊性复昏髦。
    读书虽不多,力学苦欲到。
    矜愚何足计,见善诚所好。

    59 《玉女潭题赠吏史部恭甫》 明·陆师道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
    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
    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60 《送贵草堂之武林千佛讲寺》 明·南洲法师

    道公法中龙,高风凛僧史。
    当年旧招提,颓落红尘里。
    千佛久沉辉,数间犹共峙。
    寒灯耿纱笼,雨藓蚀华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