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念善的诗词(288首)

  • 81 《西江月(五)》 宋·张伯端

    善恶一时妄念,荣枯都不关心。
    晦明隐显任浮沉。
    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
    一池秋水碧仍深。
    风动鱼惊尽任。

    82 《沁园春》 宋·毛滂

    秀禀元精,灵钟崧岳,命世大贤。
    自飞英任路,承流百里,郎官星彩,辉映经躔。
    劲柏凌霜,香梅娇雪,珪月弯弯新上弦。
    垂弧节庆,麒麟古梦,此夜初圆。

    83 《念奴娇(赠妓善作墨梅)》 宋·辛弃疾

    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
    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
    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
    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84 《兰陵王》 宋·辛弃疾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
    其色如玉,光润可爱。
    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
    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

    85 《渔家傲》 宋·可旻

    诵持。
    休纵心猿驰意马。
    牢将系念绳头把。
    说破十疑因智者。
    争传写。
    庐山又结莲华社。
    十八大贤居会下。
    功成五色云西驾。
    诸上善人都在那。
    相迎迓。
    聚头只说无生话。

    86 《渔家傲》 宋·可旻

    经行。
    善导可嗟今已往。
    化来老少皆归响。
    佛念一声分一镪。
    声才响。
    一声一佛虚空上。
    八万四千奇妙相。
    光明寿命皆无量。
    金色臂垂千万丈。
    鹅王掌。
    誓来迎接归安养。

    追忆怀人相思惆怅

    87 《贺新郎(为后村母夫人寿)》 宋·王迈

    璎珞珠垂缕。
    看花冠、端容丽服,补陀岩主。
    只坐尘缘蹉一念,朱紫丛中得度。
    人世福、夫人兼五。

    88 《远游(二首选一)》 清·蒋士铨

    初日照林莽,积霭生庭闱。
    长跪拜慈母,有泪不敢垂;
    “连年客道路,儿生未远离;
    力学既苦晚,可复无常师?

    写人

    89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90 《荆轲刺秦王》 两汉·刘向 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91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两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92 《单子知陈必亡》 先秦·佚名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古文观止写人故事

    93 《触龙说赵太后》 先秦·刘向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历史故事

    94 《伯夷列传》 两汉·司马迁

    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95 《管晏列传》 两汉·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9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9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98 《报孙会宗书》 两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古文观止书信讽刺

    99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寓理

    100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