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恐回的诗词(674首)

  • 241 《括水调歌》 宋·林正大

    落日岘山下,倒着接{罒離}回。
    傍人笑问山翁。
    日日醉归来。
    三万六千长日,一日杯倾三百,罍麹恐糟台。

    242 《瑞鹤仙(离筵代意)》 宋·洪茶

    听梅花吹动,凉作何其,明星有烂。
    相看泪如霰。
    问而今去也,何时会面。
    匆匆聚散。

    243 《念奴娇》 宋·游子西

    暑尘收尽,快晚来急雨,一番初过。
    是处凉飙回爽气,直把残云吹破。
    星律飞流,银河摇荡,只恐冰轮堕。
    云梯稳上,琼楼今夜无锁。

    244 《遥天奉翠华引》 宋·侯置

    雪消楼外山。
    正秦淮、翠溢回澜。
    香梢豆蔻,红轻犹怕春寒。
    晓光浮画戟,卷绣帘、风暖玉钩闲。

    245 《鹧鸪天(赏芍药)》 宋·侯置

    梦想当年姚魏家。
    尊前重见旧时花。
    双檠分焰交红影,四座春回粲晚霞。
    杯潋滟,帽_斜。
    夜深绝艳愈清佳。
    天明恐逐行云去,更著重重翠幕遮。

    婉约思归

    246 《遥天奉翠华引》 宋·侯置

    雪消楼外山。
    正秦淮、翠溢回澜。
    香梢豆蔻,红轻犹怕春寒。
    晓光浮画戟,卷绣帘、风暖玉钩闲。

    247 《鹧鸪天(赏芍药)》 宋·侯置

    梦想当年姚魏家。
    尊前重见旧时花。
    双檠分焰交红影,四座春回粲晚霞。
    杯潋滟,帽_斜。
    夜深绝艳愈清佳。
    天明恐逐行云去,更著重重翠幕遮。

    248 《木兰花慢(元夕郡侯邀赋)》 宋·刘应雄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
    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
    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
    大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

    249 《海上(四首)》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写花梅花寓人

    250 《绮怀十六首》 清·黄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古诗三百首爱国壮志

    251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252 《人间词话七则》 清·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写人音乐知音感慨

    253 《馈岁/别岁/守岁》 宋·苏轼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春节乡风思念

    254 《陌上花·有怀》 元·张翥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
    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
    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
    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

    婉约忆旧伤怀

    255 《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古文观止纪游写景写山

    25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25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58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259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260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