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哀端的诗词(57首)

  • 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2 《病中二首》 宋·李新

    虚名毕竟耳边风,梦入巢由事一空。
    贫窭未能防鬼笑,悲哀端更遇途穷。
    胡沙十月惊弦雁,水国三年食蓼虫。
    得似此身无好味,病余明日即衰翁。

    3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4 《璇玑图》 南北朝·苏蕙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5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唐·杜甫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
    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
    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6 《邓圣求作端明时尝赠予诗云妙论出六合微言破》 宋·晁说之

    白头关塞走匆匆,曾玷山公启事中。
    妙论微言思落日,荒山穷谷梦悲风。
    八哀欲赋嗟无语,三径宜归恨未容。
    却拟扫除西域去,预修麟阁画边功。

    7 《王中父哀词(并叙)》 宋·苏轼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
    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
    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

    8 《放歌招孙祖训俞国宝饮》 宋·章甫

    儿时望春春不来,春衣隔年催翦裁。
    平明出游薄暮回,惟恐云气兴风雷。
    岂知乐极还悲哀,十年黄尘涴青鞋。
    管领莺花已无意,感时念旧时伤怀。

    9 《和曾端伯安抚劝道歌》 宋·郭印

    保形保生保命,戒色戒酒戒茶。
    夜气若要长在,晚食尤宜减些。
    养心莫如寡欲,存诚唯是闲邪。
    辨得天清地浊,吞取日精月华。

    10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