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蝶恋花》 宋·赵令
索再三终不可见。
虽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
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忄妻恻。
张窃听之,求之,则不复鼓矣。
124
《调笑》 宋·毛滂
谓花月无情,长寄绮罗之遗恨。
试为调笑,戏追风流。
少延重客之余欢,聊发清尊之雅兴。
诗词:珠树阴中翡翠儿。
125
《鹧鸪天》 宋·叶梦得
一曲青山映小池。
绿荷阴尽雨离披。
何人解识秋堪美,莫为悲秋浪赋诗。
携浊酒,绕东篱。
130
《贺新郎》 宋·韩玉
柳外莺声碎。
晚晴天、东风力软,嫩寒初退。
花底觅春春已去,时见乱红飞坠。
又闲傍、阑干十二。
131
《征招》 宋·姜夔
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
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
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
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
132
《凄凉犯》 宋·姜夔
闻马嘶。
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著此解。
琴有凄凉调,假以为名。
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
133
《松江哨遍》 宋·刘学箕
归帆征棹,相望于黄芦烟草之际。
去来乎桥之左右者,若非人世,极画工之巧所莫能形容。
每来维舟,未尝即去,徜徉延伫,意尽然后行。
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135
《沁园春》 宋·陈人杰
何如尔。
杜子美平生困踬不偶,而叹老羞卑之言少,爱君忧国之意多,可谓知所愁矣。
若于著衣吃饭,一一未能忘情,此为不知命者。
故用韵以反骚
136
《蝶恋花(感兴)》 宋·刘辰翁
过雨新荷生水气。
高影参差,无谓思量睡。
梦里不知轻别意。
醒来竟是谁先起。
去路夕阳芳草际。
不论阑干,处处情怀似。
记得分明羞掷蕊。
自知不是天仙子。
137
《水调歌头(和彭明叔七夕)》 宋·刘辰翁
不见古时月,何似汉时秋。
朱陈村里新样,新妇又骑牛。
欲脱参前氐后别说,二星非经星也,又说河边河鼓,此会没来由。
何处设瓜果谓今日好事,香动帻沟窭高丽谓城为沟窭。
138
《曲游春》 宋·周密
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
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饧暖丝晴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139
《意难忘》 宋·张炎
辄爱叹不能已,因赋此以赠。
余谓有善歌而无善听,虽抑扬高下,声字相宣,倾耳者指不多屈。
曾不若春蚓秋蛩,争声响于月篱烟砌间,绝无仅有。
余深感于斯,为之赏音,岂亦善听者耶。
140
《沁园春》 宋·刘将孙
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
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
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
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