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邻的诗词(134首)

  • 81 《移家四首》 明·朱长春

    翠竹新栽映白沙,碧湖深处是吾家。
    欲逃城市移家远,颇有山林发兴赊。
    野鸟昨过窥几席,邻人相见馈鱼虾。
    蓬蒿不少扬雄宅,翻喜门无载酒车。
    ¤

    82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

    83 《秋娘诗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为李锜妾。
    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

    84 《再用前韵寄蔡天启》 宋·王安石

    蔡侯东方来,取友无所挟。
    翛翛一囊衣,偶以一书笈。
    定林朝自炊,有匕或无筴。
    时时羹藜藿,镬大苦难燮。

    85 《侄孙子渊新居落成二首》 宋·戴复古

    一区扬子宅,中有读书堂。
    早觉儒风好,兼看野趣长。
    籓篱带花竹,里巷接农桑。
    安得茅三架,为邻住汝傍。

    86 《东宫寿诗》 宋·范成大

    有赫题期盛,无疆嗣历昌。
    中兴归浚哲,重庆启元良。
    两亥开基远,三丁系统长。
    帝咨同物瑞,人卜降年祥。

    87 《古别离》 宋·陆游

    君北游司并,我南适熊湘,邂逅淮阴市,共饮官道傍。
    丈夫各有怀,穷达讵可量;临别一取醉,浩歌神激扬。
    勋业有际会,风云正苍茫。
    乱点剑峰血,苦寒芒屦霜。
    死即万鬼邻,生当致虞唐。
    丹鸡不须盟,我非儿女肠!

    88 《丰年行》 宋·陆游

    秋风萧萧秋日薄,筑场获稻方竭作。
    志士虽怀晚岁悲,农家自足丰年乐。
    拨醅白酒唤邻曲,啄黍黄鸡初束缚。
    长鱼出网健欲飞,新兔卧盘肥可哿。
    躬耕辛苦四十年,一饱岂非天所酢。
    书生识字亦聊尔,莫作扬雄老投阁。

    89 《泛舟至近村茅徐两舍劳以尊酒》 宋·陆游

    小舸悠扬亦乐哉!迢迢故取北村回。
    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
    乐岁共忘东作苦,残租不待急符催。
    旧邻父老暌离久,唤取开颜把一杯。

    90 《答书》 宋·宋祁

    乐乐馀病骨,踽踽本孤臣。
    夷饿怀餐粟,轲居忆徙邻。
    旧围宽肋带,镵刻暗书筠。
    亲见扬雄者,容仪不动人。

    91 《荒斋昼坐为鸣鸢所聒》 宋·宋祁

    喜钞寒鸱六翮轻,萧条墟落恣飞鸣。
    屠邻腐肉知无限,少作扬州饿箭声。

    92 《秋兴三首》 宋·张耒

    寒日在东屋,邻家晚鸡啼。
    阑班黄叶地,白日虫鸣悲。
    扬扬旧香草,白露雕华姿。
    虽悲就摇落,所喜实离离。

    93 《旦起》 宋·张耒

    漫漫东牖白,开帷纳晨光。
    欠伸推夜枕,叩齿披朝裳。
    瓦盎汲石泉,漱濯齿颊凉。
    维兹孟夏初,宿雨清高堂。

    94 《旱谣》 宋·张耒

    七月不雨井水浑,孤城烈日风扬尘。
    楚天万里无纤云,旱气塞空日昼昏。
    土龙蜥蜴竟无神,田中水车声相闻。
    努力踏车莫厌勤,但忧水势伤禾根。
    道傍执送者何人,稻塍争水杀厥邻。
    五湖七泽水不贫,正赖老龙一屈伸。

    95 《黄菊》 宋·张耒

    黄菊出荒岁,扬扬颜色好。
    芙蓉不能霜,败裂不自保。
    君子与小人,于此见其操。
    最怜所种蔬,根叶依畦老。
    朝晡充盘餐,滋味不枯槁。
    鸡鸣邻里静,老子起常早。
    呼童速沽酒,无使尊中燥。

    96 《寓淮阳驿二首》 宋·张耒

    悠扬短日下西墙,庭叶吟风作夕凉。
    客枕甚安无一事,邻鸡不用唤朝阳。

    97 《赠江瞻道》 宋·张耒

    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
    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
    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
    随其短与长,亦各有所取。

    98 《世弼惠诗求舜泉辄欲以长安酥共泛一杯次韵戏》 宋·黄庭坚

    寒齑薄饭留佳客,蠹简残编作近邻。
    避地梁鸿真好学,著书扬子未全贫。
    玉酥链得三危露,石火烧成一片春。
    沙鼎探汤供卯饮,不忧问字绝无人。

    99 《送不疑知常州》 宋·司马光

    宦学不营身,京华费十春。
    非贪为郡乐,意欲与民亲。
    祖账青门首,归帆扬子津。
    江山旧游在,烟火故乡邻。
    敢惜离群阔,欣闻得吏循。
    嗟余一囊米,溟负鬓丝新。

    100 《读徂徕集》 宋·欧阳修

    徂徕鲁东山,石子居山阿。
    鲁人之所瞻,子与山嵯峨。
    今子其死矣,东山复谁过。
    精魄已埋没,文章岂能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