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桑枝的诗词(100首)

  • 41 《日》 唐·李峤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
    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
    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42 《幽人》 唐·杜甫

    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
    麟凤在赤霄,何当一来仪。
    往与惠荀辈,中年沧洲期。
    天高无消息,弃我忽若遗。

    43 《游仙》 唐·刘复

    税驾倚扶桑,逍遥望九州。
    二老佐轩辕,移戈戮蚩尤。
    功成弃之去,乘龙上天游。
    天上见玉皇,寿与天地休。

    44 《观山灯献徐尚书》 唐·段成式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
    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
    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
    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

    45 《雪夜听猿吟》 唐·顾伟

    寒岩飞暮雪,绝壁夜猿吟。
    历历和群雁,寥寥思客心。
    绕枝犹避箭,过岭却投林。
    风冷声偏苦,山寒响更深。
    听时无有定,静里固难寻。
    一宿扶桑月,聊看怀好音。

    46 《促拍满路花(瑞香)》 宋·吕胜己

    名花无影迹,寒气日凄凉。
    人间千万树,歇芬芳。
    紫微宫女,仙驭降霓裳。
    名在仙班簿,不属尘凡,洞天密锁云窗。

    47 《春怀六首》 明·孙承宗

    边城灯火净胡笳,擐甲谁堪问室家。
    南北汛头重夹寨,东西河口对浮槎。
    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
    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
    ¤

    48 《芋洋岭背闻雨声满山细听林上槁叶风过之相戛》 宋·巩丰

    日未出扶桑,云犹屯海岳。
    宛是欲雨时,朝阴凛岩壑。
    霜林乱叶多,荏苒乾未落。
    飒飒满空山,细听微雨作。

    49 《杂诗》 宋·李复

    春鸠啄晴屋,露蝉吟高枝。
    群物感气动,飞鸣不自知。
    冥心观物化,浩劫密推移。
    欲从扶桑翁,云间玩阳曦。

    50 《乾明节祝圣寿》 宋·四锡

    日上扶桑第一枝,东方楼阁曙光时。
    万帮将启乾明宴,两制应宣御制诗。
    乐感羽毛皆率舞,神和福禄自来宜。
    谏垣班列天颜近。

    51 《独漉篇(有序)》 明·何白

    为武义王世名而作也。
    世名父为族叔所杀,母念世名稚,匿不发。
    叔岁给米菽以偿,母子相对泣业,弗食。
    及世名长,为庠生,娶妇,举一子。

    52 《元夕同杂宾里中观放烟火》 明·刘绘

    银汉低回度月华,琼钩宝柱绾灯纱。
    宛转萦烟随绣骑,徘徊照影逐香车。
    飞甍遥望如平乐,曲巷相逢似狭斜。
    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

    53 《秋思(二首)》 明·薛瑄

    登高望沧海,长风欻来过。
    九鳌互低昂,三山郁嵯峨。
    绰约众仙子,飘飘戏其阿。
    手把珊瑚枝,笑拂扶桑柯。

    54 《待旦》 宋·苏轼

    梦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晓。
    披衣坐虚堂,缺月犹皎皎。
    扬泉漱寒冽,激齿冰雪绕。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情悄。

    55 《夫人阁四首》 宋·苏轼

    扶桑初日映帘升,已觉铜瓶暖不冰。
    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

    56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宋·苏轼

    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
    饱食不嫌溪笋瘦,穿林闲觅野芎苗。
    却愁县令知游寺,尚喜渔人争渡桥。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

    57 《九江千岁龟歌赠无咎》 宋·张耒

    灵龟千年口不食,以背负床饮其息。
    吾家两龟岂徒不食亦不息,寿与万古无终极。
    济南晁君博物天地通,夜窥牛斗颇似晋司空。
    指我两龟有名字,大龟为九江,

    58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宋·梅尧臣

    秋池对门莲子枯,野壁剥月蜗涎涂。
    庭中两株石楠树,上有山鸟相呼。
    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扶桑日枝几千尺,光彩不独生阳乌。

    59 《寿郑制置》 宋·洪咨夔

    昆丘侍郎南霍仙,身骑於菟雪毛鞯。
    芙蓉结旌紫云导,望舒参乘丰隆鞭。
    晨朝东华天帝所,班在玉斧茅盈前。
    帝矜下土沸螘垤,往哉为洗中原膻。

    60 《秋晓》 宋·李石

    床头窗眼白,秋曙溜以光。
    暗蛩亦念晓,唧唧话夜长。
    披衣看天东,谁与搴扶桑。
    急风吹云翳,高树摇青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