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自贻》 唐·罗隐
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
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65
《寄韩侍郎》 唐·左偃
谋身谋隐两无成,拙计深惭负耦耕。
渐老可堪怀故国,多愁翻觉厌浮生。
言诗幸遇明公许,守朴甘遭俗者轻。
今日况闻搜草泽,独悲憔悴卧升平。
66
《寄韩侍郎》 唐·左偃
谋身谋隐两无成,拙计深惭负耦耕。
渐老可堪怀故国,多愁翻觉厌浮生。
言诗幸遇明公许,守朴甘遭俗者轻。
今日况闻搜草泽,独悲憔悴卧升平。
72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75
《超然台记》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古文观止写景抒怀
76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古文观止史论谋略
77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78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79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书信
80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