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招请的诗词(121首)

  • 41 《沁园春(寿婺州陈可齐九月九日)》 宋·姚勉

    四海中间,第一清流,惟有可齐。
    看平生践履,真如冰玉,雄文光焰,不涴尘埃。
    无佑诸贤,纷纷台省,惟有景仁招不来。
    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

    婉约写景抒情思乡

    42 《蓦山溪·自述》 宋·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
    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

    宋词三百首隐逸生活自述

    43 《鸿门宴》 两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44 《子革对灵王》 先秦·左丘明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

    古文观止叙事寓理

    45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46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47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古文观止史论传记序文

    48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文观止碑文赞颂写人

    49 《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高中文言文史论序文

    50 《二鹊救友》 未知·佚名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51 《论积贮疏》 两汉·贾谊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奏章议论

    5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3 《弈喻》 清·钱大昕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道理

    54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55 《再和》 宋·文同

    问子瞻,何江湖,乃心魏阙君岂无。
    胡为放浪检束外,日与隐者相招呼。

    56 《雨夕行》 明·何景明

    城头雨脚黑不断,阶下冻潦流已满。
    出门咫尺无所适,积雾连云接平坂。
    城中家人沈与赵,我忽思之费招挽。
    赵子闭门卧不出,沈生冲泥来独晚。

    57 《贞义女咏》 宋·赵葵

    白首辞廊庙,投间濑水隈。
    因亲贞女传,深仰谪仙才,声漂名犹在,沉渊事可哀。
    请魂招不得,偷俗挽教回。
    直笔遗青史,□矶锁绿苔。
    凭将一杯酒,浇向浪花堆。

    58 《击壤歌》 宋·柴元彪

    击壤歌,击壤歌,仰观俯察如吾何。
    西海摩月镜,东海弄日珠。

    59 《送刘士端归括苍》 明·方孝孺

    忆昔高皇定华夏,海内遘屯龙战野。
    帷幄谟谋三数公,君家中丞最潇洒。
    舳舻十万捣虚来,帆樯蔽空声吼雷。
    从容决策扫强寇,手扶日月沧溟开。

    60 《重修圣济院》 宋·陈有声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来问余,借问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见之蹙然喜。
    叙余语未既,省记到山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