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说诗八首》 清·宋湘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涂脂传粉画长眉,按拍循腔疾复迟。
学过邯郸多少步,可怜挨户卖歌儿。
婉约伤春怨别
84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85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观止讽刺散文
86
《远游》 先秦·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楚辞想象抒怀
87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89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90
《大墙上蒿行》 魏晋·曹丕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
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
隐士劝诫
92
《胡笳十八拍》 魏晋·蔡琰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人生
95
《答陈公美四首》 宋·苏洵
少壮事已远,旧交良可怀。
百年能几何,十载不得偕。
念昔居乡里,游处了无猜。
饮食不相舍,谈笑久所陪。
96
《崇法寺》 宋·韩缜
外闻云际山,中有古招提。
新秋喜远览,锐意穷攀跻。
出郭值微雨,凉风晓萋萋。
陂陀越大岭,沙路净无泥。
97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卫衔石飞。
朝见精卫飞,暮见精卫飞。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98
《秋怀》 宋·张嵲
前山跻暮气,虚檐纳轻阴。
沉疴稍轻体,徐步望遥岑。
泬寥天宇净,斐亹秋云深。
原野旷萧条,岗阜何崎嶔。
100
《妙智寺》 宋·陈白
排危步步上天梯,乔木苍苍拂紫霓。
向日莫催琪树老,清宵应见玉绳低。
云蒸巨壑金虬蛰,月落高岩翠羽栖。
况复仟翁丹井在,碧霄歧路不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