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革的诗词(58首)

  • 21 《滑稽列传》 两汉·司马迁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22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23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24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观止议论

    25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26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27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9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30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论述政治

    31 《四言诗·祭黄帝陵》 现代·毛泽东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32 《越问·良牧》 宋·孙因

    自大驾之西幸兮,府遂为於近藩。
    赐行殿为府治兮,暨泽牧之惟艰。
    张毗陵首当是选兮,实股肱之旧弼。
    仍土阶之素规兮,因旧宇以为安。

    33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 宋·郑侠

    人生足清闲,天下第一福。
    惜哉声与利,举世方逐逐。
    君子耀轩裳。
    小人腴口腹。

    34 《赠李AA42彦威秀才》 宋·苏轼

    魏王大瓠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
    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负不羁才,従车数到单于台。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35 《赠李兕彦威秀才》 宋·苏轼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
    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36 《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宋·王安石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无一谐。
    盗伤中丞偶不死,利剑白日投天街。
    裹疮入相议军旅,国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语发涕,誓出按抚除睽乖。

    37 《郑少融尚书初除端殿,以书见及,赋诗为贺》 宋·范成大

    敬老尊贤大政初,速邮响动报新除。
    即从光范开门馆,先向文明直殿庐。
    後日沙堤新宰相,当年革履旧尚书。
    锋车若向吴中路,应记南山有荷锄。

    38 《十二时/忆少年》 宋·无名氏

    戈绨革舃最仁贤。
    俭德自躬全。
    忧勤庶政,三十馀年。
    金风肃,秋渐老,摄调。

    39 《送王介甫知毗陵》 宋·梅尧臣

    吴牛常畏热,吴田常畏枯。
    有树不荫犊,有水不滋{左禾右刍}。
    孰知事春农,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县官,堂上怒奋须。

    40 《李山英以疾归田客有言山英移书石守道者因摭》 宋·蔡襄

    吾友守道气刚劲,丑邪扶直出天性。
    意高身贱无所发,胸中事事先后併。
    襄尝畏其大勇果,愿以中直为得正。
    忽闻鲁士李山英,移书告之要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