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暮雨独坐》 明·王讴
夕云起山泽,广陌郁幽沈。
北风吹雨雪,寂树无欢禽。
天涯莽寥落,行子断归心。
却往盛年迈,潜来愁思侵。
162
《丁香》 明·吴宽
花开不结实,徒冒丁香名。
枝头缀紫粟,旖旎香非轻。
乃知博物者,名以香而成。
或者树相类,惜未南中行。
初栽只一干,肥壤枿争萌。
分移故园内,不知枯与荣。
终当问来使,亦欲如渊明。
164
《苏编修昌龄挽诗》 明·张宣
遗编三叹古稀声,分得乾坤一气清。
天上故人俱告老,江南小子尽知名。
琼花后土醒春梦,夜月空梁黯旧情。
地下修文书正朔,也知不独晋渊明。
166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宋·苏轼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167
《柏》 宋·苏轼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168
《送贾讷倅眉二首》 宋·苏轼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樽罍。
(李大夫,眉之贤守也。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170
《和陶贫士七首》 宋·苏轼
谁谓渊明贫,尚有一素琴。
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
佳辰爱重九,芳菊起自寻。
疏巾叹虚漉,尘爵笑空斟。
忽饷二万钱,颜生良足钦。
急送酒家保,勿违故人心。
172
《隆中》 宋·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173
《和陶归去来兮辞》 宋·苏轼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175
《和陶始经曲阿》 宋·苏轼
虞人非其招,欲往畏简书。
穆生责醴酒,先见我不如。
江左古弱国,强臣擅天衢。
渊明堕诗酒,遂与功名疏。
177
《河复(并叙)》 宋·苏轼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
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178
《怀古二首》 宋·王安石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180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宋·陆游
君子尚大节,又甚恶不情,鲁连故可人,用意终近名。
千载高夷齐,采薇忘其生,周公述易象,所以贵幽贞。
去圣虽已远,江左见渊明;我读饮酒诗,朱弦有遗声。
杂兴又此身漂荡等流槎,陋巷无心长草莱,柴门偶自不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