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诗词(67首)

  • 21 《修学扁大成殿门依敖教韵上赵寺丞》 宋·陈淳

    育才为国寸心丹,修泮时闻锵八鸾。
    绿引沧溟循道入,青徘名第对门看。
    宸钩日焕龙蛇动,书阁云齐牛斗寒。
    未学幸陪芹藻豆,讵耽秋菊夕英餐。

    22 《和育王十二题·袈裟石》 宋·李覯

    梵教一来东,群心日归向。
    土石至无情,也作披缁状。

    23 《和育王十二题·灵鳗井》 宋·李覯

    田苗自枯槁,井鳗人所祷。
    若教龙有灵,此鱼何足道。

    24 《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 唐·张说

    文教资武功,郊畋阅邦政。
    不知仁育久,徒看禽兽盛。
    夜霰氛埃灭,朝日山川净。
    绰仗飞走繁,抨弦筋角劲。

    25 《赠友五首》 唐·白居易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
    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
    由兹六气顺,以遂万物性。
    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

    离别写景友情

    26 《览古十四首》 唐·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27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28 《鹧鸪天》 宋·晁端礼

    壁水溶溶漾碧漪。
    桥门清晓驻鸾旗。
    三千儒服鸳兼鹭,十万犀兵虎与貔。
    春服就,舞雩归。
    四方争颂育莪诗。
    熙丰教养今成效,已见夔龙集凤池。

    宋词精选咏物梅花爱国

    29 《水调歌头(十之六)》 宋·夏元鼎

    擒得铅归舍,进火莫教迟。
    抽添沐浴,临炉一意且防危。
    只为婴儿未壮,全藉黄婆养育,丁老共扶持。
    火力频加减,外药亦如之。

    清明节谪居无奈

    30 《范雎说秦王》 先秦·佚名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
    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
    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
    躬窃闵然不敏。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

    31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32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散文

    33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34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35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36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37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38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39 《寿汤吏部》 宋·叶巽斋

    朔风烈烈吹繁霜,天地闭塞阳气藏。
    玄冥恣横生育息,万类郁结无辉光。
    东皇爱物怜下土,斡旋造化回机杼。
    新阳用事阴类消,爱命崧高降申甫。

    40 《我爱淳安好》 宋·陈晔

    我爱淳安好,能知义命方。
    育遗存后裔,刳腹奉高堂。
    隐节推承诏,儒官教有庠。
    胡为得祠奉,退省更徊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