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书案的诗词(162首)

  • 1 《政在簿书丛中王簿示二诗推案漫述数语》 宋·虞俦

    文书堆案汗如洗,雁鹜满庭声甚喧。
    纵有中人来眼底,了无佳思到吟边。
    翠眉对我何曾展,白眼逢渠不受怜。
    上策从来三十六,就中除有一归田。

    2 《比得朋旧书多索近诗戏作长句》 宋·陆游

    庭下讼诉如堵墙,案上文书海茫茫,酒酸朒冷不得尝,椎床大叫欲发狂。
    故人书来索文章,岂知吏责终岁忙。
    寒龟但欲事缩藏,病骥敢望重腾骧?日曛稍退凫鹜行,小山丛竹堂东厢。
    呼儿深炷铜炉香,楚骚为我祓不祥。

    3 《大雨破块而入书籍尽湿》 宋·项安世

    容斋先生楚楼北,案上文书似山积。
    夜来醉卧不知晓,骊龙翻空作戏剧。
    巽二颠狂助叫号,吹下银河八千尺。
    阿香寤起推云车,铁鼓金轮吼空壁。

    4 《读范文正潇洒桐庐郡诗戏书》 宋·陆游

    桐庐朝暮苦匆匆,潇洒宁能与昔同。
    堆案文书生眼黑,入京车马涨尘红。
    逢迎风月麴生事,弹压江山毛颖功。
    二子年来俱扫迹,颓然堪笑一衰翁。

    5 《郡斋水阁闲书·独坐》 宋·文同

    不报门前宾客,已收案上文书。
    独坐水边林下,宛如故里闲居。

    6 《次韵秦观秀才携李公择书相访》 宋·苏辙

    济南三岁吾何求,史君后到消人忧。
    君言有客轻公侯,扁舟相従古扬州。
    致之匹马恨无力,千里相望同异域。
    诵诗空使四坐惊,隐居未易凡人测。

    7 《秉文同成父问屋普圆过予而归》 宋·赵蕃

    朝响疏疏不晻光,暮檐浏浏亦无长。
    胡然可救焦枯厄,政尔能成湔祓方。
    堆案文书小盘礴,并溪草树一徜徉。
    君方问隐我思去,异日相望何有乡。

    8 《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 宋·吴潜

    举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
    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
    暇日扁舟清_上,倦时一枕薰风里。
    试回头、堆案省文书,徒劳尔。

    9 《次石湖送炭韵赠龚养正三首》 宋·陈造

    广文书案雪沾身,灶妇冰葅焮湿薪。
    彩胜银花犹拜赐,冻醅寒饼不成春。

    10 《颂十玄谈》 宋·释印肃

    演演,莫执文书案上殿。
    教人戒定慧坚牢,知见解脱堂堂显。

    11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12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13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1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宋·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悼念观点

    15 《宫词一百首》 唐·王建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
    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女子宫怨

    16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17 《寄题董宰读书轩》 宋·方大琮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

    18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 宋·苏轼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
    )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

    19 《读子书作》 明·周子谅

    学馆坐无事,故书聊复看。
    披文既薈蕞,寻义亦泮涣。
    趋前后已逸,顾旧新辄窜。
    万言虽毕陈,一理竟未贯。

    20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