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斯享的诗词(171首)

  • 101 《赠白马王彪·并序》 魏晋·曹植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抒情长诗离别亲情悼念

    102 《大椿(太母庆七十)》 宋·曹勋

    梅拥繁枝,香飘翠帘,钧奏严陈华宴。
    诚孝感南极,老人星垂眷。
    东朝功崇庆远,享五福、长乐金殿。
    兹时寿协七旬,庆古今来稀见。

    103 《采莲(煞衮)》 宋·史浩

    吾皇喜。
    光宠无贰。
    玉带金鱼荣贵。
    或者疑之。

    104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宋·姚述尧

    佳节喜逢长久日,魏文帝《与钟繇书》曰:“九月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惟菊纷然独荣。
    非夫含乾坤之淳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

    105 《满江红(庆寿)》 宋·王质

    整顿乾坤,恨舞袖、回旋不足。
    须付与、腰金叠赤,面槐参绿。
    功业岂无人可了,英豪自有心相伏。
    自孤窗、寒烛听经纶,常三复。

    古诗三百首登楼抒情

    106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观止哲学理论

    107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咏物

    108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09 《野庙碑》 唐·陆龟蒙

    碑者,悲也。
    古者悬而窆,用木。
    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

    讽刺小品文

    110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111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12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13 《赠白马王彪》 魏晋·曹植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

    114 《从军诗》 魏晋·王粲

    悠悠涉荒路。
    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
    但见林与丘。

    115 《满江红·整顿乾坤》 宋·王质

    整顿乾坤,恨无袖、回旋不足。
    须付与、腰金叠赤,面槐参绿。
    功业岂无人可了,英豪自有心相伏。
    自孤窗、寒烛听经纶,常三复。

    116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117 《题阳华岩》 宋·何麒

    名山固多岩,兹岩擅天下。
    屋大享千人,谷深量万马。
    谽谺通一水,旁午飞桥跨。
    石砾巧雕锼,松篁森绘画。

    118 《高宗皇帝挽词》 宋·留正

    内禅尧咨舜,中兴夏配天。
    鸿名光宝册,奎画动星躔。
    静享仁人寿,书传圣政编。
    永言天下养,胡不万斯年。

    119 《拟古》 宋·吴思齐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籲天闽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120 《皇太后回銮颂》 宋·吴粟

    於皇睿明,运符中兴。
    绵宇肃清,乾夷坤宁。
    孝思兢兢,交三圣灵。
    惟我文母,远征朔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