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为观的诗词(1604首)

  • 21 《子虚赋》 两汉·司马相如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讽谏

    22 《百丈山记》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石梁跨于其上。

    游记写景山水

    23 《远游》 先秦·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楚辞想象抒怀

    24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25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26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7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8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29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30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31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32 《大悲观音栴檀像》 宋·释遵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33 《玉台新咏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
    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匣。
    其中有丽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

    咏物写鸟思乡

    34 《九思》 两汉·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楚辞

    35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宋·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
    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古文观止奏议

    36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37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田园农民生活

    38 《瘗旅文》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古文观止祭文抒怀

    39 《入定观音赞》 宋·释宗杲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40 《室思》 魏晋·徐干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
    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古诗三百首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