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乏的诗词(511首)

  • 101 《水调歌头(暑中得雨)》 宋·李曾伯

    今岁渝州热,过似岭南州。
    火流石铄如钅敖,尤更炽于秋。
    竟日襟常沾汗,中夕_无停手,几至欲焦头。
    世岂乏凉境,老向此山囚。

    重阳节思念

    102 《三犯渡江云》 宋·周密

    喜余至,拥裘曳杖,相从于山巅水涯松云竹雪之间。
    酒酣,促膝笑语,尽出笈中画、囊中诗以娱客。
    醉归船窗,紞然夜鼓半矣。
    归途再雪,万山玉立相映发,冰镜晃耀,照人毛发,洒洒清入肝鬲,凛然不自支,疑行清虚府中,奇绝境也。

    婉约写景感慨

    103 《喜迁莺(金村阻风)》 宋·蒋捷

    风涛如此,被闲鸥诮我,君行良苦。
    槲叶深湾,芦窠窄港,小憩倦篙慵橹。
    壮年夜吹笛去,惊得鱼龙嗥舞。
    怅今老,但篷窗紧掩,荒凉愁愫。

    104 《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写景抒情愁苦

    105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0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初中文言文议论哲理

    107 《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赞美写人谋略

    108 《季梁谏追楚师》 先秦·左丘明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
    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
    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古文观止劝谏忧国忧民

    109 《苏秦以连横说秦》 先秦·佚名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古文观止故事写人

    110 《冯谖客孟尝君》 先秦·佚名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写人

    111 《货殖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 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古文观止序文议论

    112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13 《文帝议佐百姓诏》 两汉·刘恒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
    愚而不明,未达其咎。
    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
    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古文观止忧民

    114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15 《论贵粟疏》 两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古文观止议论农业策略

    116 《答苏武书》 两汉·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古文观止战争书信散文

    117 《报孙会宗书》 两汉·杨恽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
    终非其任,卒与祸会。
    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古文观止书信讽刺

    118 《刘氏善举》 未知·佚名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
    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119 《勾践灭吴》 先秦·佚名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高中文言文励志历史故事

    120 《荔枝叹》 宋·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讽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