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仁义的诗词(338首)

  • 1 《孟子·由仁义行》 宋·陈普

    圣心仁义相为一,行动无非个裹来。
    已自不思并不勉,曷尝着意为安排。

    2 《田家·田家无所求》 明·刘基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婉约写景丰收

    3 《鲁仲连义不帝秦》 先秦·佚名

    秦围赵之邯郸。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
    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古文观止写人历史故事

    4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5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6 《婺州傅仁贽诗求见依韵和之》 宋·陆文圭

    发燥始出游,心期结明主。
    天方穷畸人,世不喜生语。
    绝弦恨伯牙,抱璞泣和氏。
    独怜身皓皓,不救俗靡靡。

    7 《代鸠妇言》 宋·欧阳修

    斑然锦翼花簇簇,雄雌相随乐不足。
    抱雏出卵翅羽成,岂料一朝还反目。
    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
    古来有盛必有衰,富贵莫忘贫贱时。

    8 《传胡报二十韵》 宋·徐玑

    胡虏无仁义,兴衰匪百年。
    如何凭气力,久欲靖中边。
    异类依天角,黄头住海輭。
    愚堪呼鹿豕,健母学鹰鹯。

    9 《仁义驿中》 宋·毛滂

    骑驴何似贾司仓,行李唯余古锦囊。
    秋后恰容鹰脱架,春来会有燕投梁。
    清时无用材虽拙,白日能閒策亦长。
    惭愧平生负三尺,一成泉石欲膏肓。

    10 《勉学者》 宋·郑獬

    绕座群书如累玉,夜灯忘睡昼忘饥。
    文章须用圣贤断,议论要通今古疑。
    孟子岂无仁义国,荀卿犹作帝王师。
    太平歧路安於掌,好跨大宛万里驰。

    11 《读史八首》 宋·陈普

    王莽当年似姬旦,炀皇前日肖曾参。
    担囊揭箧何须逐,盗贼谁无仁义心。

    12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3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14 《义田记》 宋·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古文观止叙事赞美写人

    15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16 《游侠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古文观止游侠传记

    17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18 《吊古战场文》 唐·李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古文观止战争吊古伤今忧国忧民

    19 《絜矩书院示学子》 宋·章粲

    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畅茂,是为德之亨。
    金利秋向实,水贞冬日成。

    20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