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名指的诗词(545首)

  • 81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82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游记写景抒情

    83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84 《左忠毅公逸事》 清·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叙事写人赞美

    85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唐·杜甫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叙述写人农民政治

    86 《永州八记》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辞赋精选山水游记

    87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秋天写景

    88 《尚德缓刑书》 两汉·路温舒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古文观止讽刺

    89 《游虞山记》 清·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辞赋精选状物写景

    90 《项羽之死》 两汉·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91 《帝京篇》 唐·骆宾王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怀才不遇

    92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93 《醉义歌》 金朝·寺公大师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
    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
    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
    敛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

    94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书信

    95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96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宋·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愤懑抱负

    97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宋词三百首女子生活感叹人生

    98 《寄欧阳舍人书》 宋·曾巩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古文观止感恩书信

    99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100 《戚氏·晚秋天》 宋·柳永

    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