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题义方书舍》 明·王绂
我昔童丱时,蒙养绝浮靡。
朝夕常趋庭,颇解学诗礼。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徒怀风木悲,没齿殊未已。
182
《祖德诗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临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乱,帝用厌夷狄。
眷求令德宗,视乃善庆积。
沛然启其祥,疆宇俾开辟。
183
《诅楚文》 宋·苏轼
碑获於开元寺土下,今在太守便厅。
秦穆公葬于雍橐泉祈年观下,今墓在开元寺之东南数十步,则寺岂祈年之故基耶?淮南王迁于蜀,至雍,道病卒,则雍非长安,此乃古雍也。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184
《诅楚文》 宋·苏轼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
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
188
《武昌西山》 宋·苏轼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190
《送刘分攵倅海陵》 宋·苏轼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夸舌在牙齿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秋风昨夜入庭树,莼丝未老君先去。
君先去,几时回。
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191
《万松亭(并叙)》 宋·苏轼
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芘行者,且以名其亭。
去未十年,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
伤来者之不嗣其意也,故作是诗。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
193
《武昌西山(并叙)》 宋·苏轼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
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194
《题东湖涵虚阁》 宋·晏殊
水有支流树有孙,重重门巷挂朱轩。
三君雅望标人杰,千里澄波隔世喧。
西对户庭徐孺宅,北传钟梵给孤园。
欲知嗣续无穷胜,两两荣归汉使轓。
197
《寄杨德逢》 宋·王安石
山樊老惮暑,独寤无所适。
湖阴宛在眼,旷若千里隔。
遥闻青秧底,复作龟兆坼。
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後食。
199
《吊元鲁山》 唐·孟郊
搏鸷有余饱,鲁山长饥空。
豪人饫鲜肥,鲁山饭蒿蓬。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尧农。
君子耻新态,鲁山与古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