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23
《无题》 明·唐寅
绿肥红瘦忆当时,年少朦胧慕燕儿。
金缕歌中无所悔,青蚨尾后有些私。
鹏程塌翼飞花谢,萍叶开心碎骨施。
廿载龙沙应念我,他年笔下可抽丝。
28
《无双》 宋·秦观
尚书有女名无双,蛾眉如画学新妆。
伊家仙客最明俊,舅母唯只呼王郎。
尚书往日先曾许,数载暌违今复遇。
闻说襄江二十年,当时未必轻相慕。
32
《无妄吟》 宋·邵雍
耳无妄听,目无妄顾,口无妄言,心无妄虑。
四者不妄,圣贤之具。
予何人哉,敢不希慕。
39
《蓦山溪·修仙慕道》 元·王哲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
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
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
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