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所名的诗词(1596首)

  • 421 《义田记》 宋·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古文观止叙事赞美写人

    422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观止哲学理论

    423 《沧浪亭记》 明·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

    古文观止叙事

    424 《鹦鹉赋》 两汉·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辉。

    辞赋精选宴会咏物写鸟

    425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宋·王安石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
    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
    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

    古文观止墓志铭述志

    426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427 《左忠毅公逸事》 清·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叙事写人赞美

    428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429 《讳辩》 唐·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古文观止避讳说理

    430 《胠箧》 先秦·庄周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

    观点

    431 《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咏物言志

    432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唐诗三百首中秋节饮酒抒怀

    433 《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434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明·袁宏道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送别赞颂写人序文

    435 《张益州画像记》 宋·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
    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
    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抒情

    436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咏物

    437 《小园赋》 南北朝·庾信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
    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
    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

    辞赋精选爱国

    438 《羽林郎》 两汉·辛延年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乐府赞美女子

    439 《送石昌言使北引》 宋·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离别序文

    440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宋·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
    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古文观止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