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治的诗词(1119首)

  • 1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唐·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夫冀北马多天下。
    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

    古文观止赞美用人序文

    2 《叹老三首》 唐·白居易

    晨兴照青镜,形影两寂寞。
    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
    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觉。
    但恐镜中颜,今朝老于昨。

    3 《秋居书怀》 唐·白居易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4 《玉楼春》 宋·毛滂

    我公两器兼文武。
    谈笑岩廊无治古。
    红颜绿发已官高,赤舄绣裳今仲父。
    我欲形容无妙语。
    颂穆清风须吉甫。
    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5 《玉楼春》 宋·吴则礼

    我公两器兼文武。
    谈笑岩廊无治古。
    经颜绿发已官高,赤儿绣裳今仲父。
    我欲形容无妙识。
    颂穆清风须吉甫。
    望公聊比太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6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 唐·刘禹锡

    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
    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
    君酒何时熟,相携入醉乡。

    7 《砥柱峰》 清·严遂成

    河从受降城,北折径南注。
    万山束缚之,龙性驯不怒。
    及兹下三门,喷礴流悬布。
    砥柱屹当冲,四傍绝依附。

    8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唐·元结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顺则。

    9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唐·元结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顺则。

    10 《废长行(辨其惑于无益之戏而不务恤民也)》 唐·赵抟

    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
    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木手交如阵斗。
    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惸独。

    11 《念奴娇(重九前二日登西塔观县治,用前韵)》 宋·姚述尧

    江山清绝,正箫台花县,霜秋时候。
    寻胜登高环望处,碧瓦参差铺绣。
    五岫藏云,两溪吞月,古市渔盐凑。
    青帘斜扬,家家香泛丹溜。

    写景抒情相思哀愁

    12 《沁园春(寿共大卿恕齐治易)》 宋·刘仙伦

    周易一书,更三圣人,深切著明。
    凡变通动静,有形有象,盈虚消息,时止时行。
    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来今无两心。
    褰帷暇,手韦编不置,聊以娱情。

    13 《水调歌头(甲辰皖山寄治中秋招客)》 宋·郑雪岩

    甫营亭子小,花柳斩新栽。
    衰翁余暇,何妨领客少徘徊。
    堪叹人生离合,恰似燕莺来往,光景暗中催。
    芦荻晚风起,明日满沙堆。

    14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 宋·邓剡

    郢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
    薰风旌节瑞华□,光动垂弧左。
    早是烟楼撞破。
    更明珠、重添一颗。

    15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6 《少年治县》 未知·佚名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
    "齐君曰:“何以知之。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17 《张佐治遇蛙》 未知·佚名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
    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
    至田间,三尸叠焉。
    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18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9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20 《无题三首》 宋·钱惟演

    香歇环沉无限猜,春阴浓淡画帘开。
    有时盘马看犹懒,尽日投壶笑未回。
    蝶怨岂能重传粉,雉娇疑待更求媒。
    啼粧不治金翘闇,肠断温郎玉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