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流的诗词(1358首)

  • 521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522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523 《葬花吟》 清·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写花寓人抒情

    524 《陌上花三首》 宋·苏轼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
    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怀古咏史

    525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 、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妇女礼教爱情

    526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527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528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
    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书信思友

    52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30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531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战争歌颂爱国

    532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清·纳兰性德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
    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
    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写景伤怀怀古伤今

    533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534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535 《入都》 清·李鸿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抒怀壮志追忆

    536 《依韵和韩子华陪王舅道损宴集》 宋·梅尧臣

    云低未成雪,寒气已侵席。
    冻醪倾白浊,乾果列紫赤。
    风微时破面,亭敞宜张帟。
    来望野与通,古城何额额。

    537 《李审言遗酒》 宋·梅尧臣

    大梁美酒斗千钱,欲饮常被饥窘煎。
    经时一滴不入口,漱齿费尽华池泉。
    昨日灵昌兵吏至,跪壶曾不候报笺。
    赤泥坼封倾瓦盎,母妻共尝婢流涎。

    追忆

    538 《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诸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山水哲学

    53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540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元·元好问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
    行乐地,一凄然。
    笙歌寒食後,桃李恶风前。
    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
    千古恨,再生缘。
    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
    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婉约忆旧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