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汉宫春》 唐·吕岩
横笛声沉,倚危楼红日,江转天斜。
黄尘边火澒洞,何处吾家。
胎禽怨夜,来乘风、玄露丹霞。
702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 唐·方干
砌下松巅有鹤栖,孤猿亦在鹤边啼。
卧闻雷雨归岩早,坐见星辰去地低。
一径穿缘应就郭,千花掩映似无溪。
是非生死多忧恼,此日蒙师为破迷。
704
《赠韩道士》 唐·张泌
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
桃源寂寂烟霞闭,天路悠悠星汉斜。
还似世人生白发,定知仙骨变黄芽。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705
《仙掌铭》 唐·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
712
《浣溪沙》 宋·晏殊
绿叶红花媚晓烟。
黄蜂金蕊欲披莲。
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
使星归觐九重天。
714
《拂霓裳》 宋·晏殊
乐秋天。
晚荷花缀露珠圆。
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
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
716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一夜越溪秋水满。
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
郎船不觉来自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
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
无方便。
教人只得抬娇面。
717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宋词三百首女子生活感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