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治人的诗词(708首)

  • 1 《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赞颂写人碑记

    2 《庸医治驼》 明·江盈科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
    ”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
    驼者随直,亦随死。
    其子欲诉诸官。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3 《三月初五日孟君复王元俞治中十人同会分韵得》 宋·方回

    春光九十日,半为风雨欺。
    人生一百年,怀抱无好时。
    兹辰复何辰,晴烟霏柳丝。
    佳友可我意,閒愁忽如遗。

    4 《安州老人食蜜歌》 宋·苏轼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
    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

    5 《主簿治》 宋·张继先

    映尽朝阳与暮霞,苦无轩冕送尘沙。
    旧闻灵草千年种,近有幽人一两家。
    彩凤每来寻竹实,灵禽时复啄仙花。
    伟哉往昔轻腾客,岂有心贪五马车。

    6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宋·张舜民

    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细思当日修书者,祇有三人今一人。

    7 《刘叔茂及第后往广德拜亲过吴江新治》 宋·强至

    今岁同升客,如君有几人。
    青年登一第,白首具双亲。
    喜气生军垒,欢迎聚邑民。
    诸兄在天禄,勉去繼清尘。

    8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9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10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11 《苏秦以连横说秦》 先秦·佚名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古文观止故事写人

    12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13 《齐桓晋文之事》 先秦·孟子及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

    14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古文观止史论谋略

    15 《张佐治遇蛙》 未知·佚名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
    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
    至田间,三尸叠焉。
    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16 《拟行路难十八首》 南北朝·鲍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感慨人生

    17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18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战争歌颂爱国

    19 《顺治归山诗》 清·爱新觉罗·福临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20 《有感》 宋·陈宗远

    天地不磈立,人为天地心。
    世无经济学,何以任弥纶。
    沛兴园绮隐,渊启虬髯惊。
    汉唐造草昧,数子留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