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老性的诗词(149首)

  • 1 《十一月二十九夜大风起书室皆败叶》 宋·王洋

    木老性倔强,朔风怒明威。
    初更即合战,已乃声鼓鼙。
    大块信难测,三鼓气不衰。
    我屋山僧居,破陋久不治。

    2 《种德亭》 宋·苏轼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术香。
    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3 《种德亭(并叙)》 宋·苏轼

    处士王复,家于钱塘,为人多技能而医尤精,期于活人而已,不志于利。
    筑室候潮门外,治园圃,作亭榭,以与贤士大夫游,惟恐不及,然终无所求。
    人徒知其接花艺果之勤,而不知其所种者德也,乃以名其亭,而作诗以遗之。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香。

    4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宋·苏轼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
    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5 《次韵如晦木犀因寄其从父性之老同舍》 宋·戴表元

    诗力如弓不易张,烦襟且觉对花凉。
    玲珑南雪晴秋树,淅窣西风夜月香。
    消得玉人歌古谈,许谁金屋斗清狂。
    风流更忆同袍老,一坞间云傍水乡。

    6 《老身》 宋·释文珦

    老身到此合称翁,双足蹒跚两耳聋。
    聊托迂疎民世表,幸无名字到官中。
    生期槁木寒灰尽,性与孤猿野鹤同。
    去岁有锥无地卓,今年锥地并皆空。

    7 《为何盐狱题种德堂》 宋·喻良能

    作堂备登览,既作扁其颜。
    扁颜固云易,践名良独难。
    我友何水曹,筑堂水云间。
    瞰临擅奇绝,佳气何郁盘。

    8 《木兰花令》 宋·黄庭坚

    可怜翡翠随鸡走。
    学绾双鬟年纪小。
    见来行待恶怜伊,心性娇痴空解笑。
    红蕖照映霜林表。
    杨柳舞风腰袅袅。
    衾余枕剩尽相容,只是老人难再少。

    9 《次韵王性之题筱丛枯木》 宋·张元干

    荦确有岱华势,轮囷无斤斧痕。
    我来翻君古锦,老眼洗尽眵昏。

    10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11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向往归隐田园

    12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13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14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15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6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17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18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9 《小园赋》 南北朝·庾信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座;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
    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赤墀青锁,西汉王根之宅。
    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

    辞赋精选爱国

    20 《河中石兽》 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文言文理论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