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杯具的诗词(138首)

  • 41 《和郭功父韵送芝道人游隐静》 宋·苏轼

    观音妙智力,应感随缘度。
    芝师访东坡,宁辞万里步。
    道义偶相契,十年同去住。
    行穷半世间,又欲浮杯渡。
    我愿焚囊钵,不作陈俗具。
    会取却归时,只是而今路。

    42 《次韵钱舍人病起》 宋·苏轼

    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应衰。
    殿门明日逢王傅,櫑具争先看不疑。
    坐觉香烟携袖少,独愁花影上廊迟。
    何妨一笑千痾散,绝胜仓公饮上池。

    43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

    44 《崇德庙》 宋·范成大

    雪山南风融雪汁,化作岷江江水来。
    不知新涨高几画,但觉楼前奔万雷。
    天教此水入中国,两山辟易分道开。
    我家长川到海处,却在发源传酒杯。

    45 《周氏敬荣堂诗》 宋·辛弃疾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
    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
    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
    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

    46 《致仕後即事》 宋·陆游

    不嫌鸡瘦浊醪酸,草草杯盘具亦难。
    食指忽摇方窃喜,小儿来请赛鄱官。

    47 《岁暮杂感》 宋·陆游

    天风吹雪片,大者如飞鸥;岂惟平沟坑,直恐薶马牛。
    百钱买薪蒸,千钱赎褐裘,虽无狐貉温,要免沟壑忧。
    小儿为我言,幸可具杯瓯;园蔬亦复佳,过足翁岂求。

    48 《村居书事二首》 宋·陆游

    药物枝梧病渐苏,门前野老笑相呼。
    春深水暖多鱼婢,雨足年丰少麦奴。
    小饮杯盘随事具,闲行巷陌倩人扶。
    题诗非复羌村句,谁与丹青作画图。

    49 《昼睡》 宋·陆游

    体中小不佳,惟睡可以休。
    睡美自成梦,去为万里游。
    万里游尚可,乃复有得丧。
    漂摇一叶舟,抓舞千重浪。
    午鸡忽惊起,向梦安在哉?童子解原梦,篝火具茶杯。

    50 《小圃》 宋·陆游

    剡曲西边筑草堂,小园聊复寄相羊。
    鱼行水际汀苹动,麝过林中野草香。
    觅句有时携笔砚,遣怀随事具杯觞。
    少年朋旧凋零尽,不独思人亦自伤。

    51 《小集》 宋·陆游

    乌柏遮山路,红蕖满野塘。
    病苏身渐健,秋近夜微凉。
    杯酌随宜具,渔歌尽意长。
    儿曹娱老子,团坐说丰穰。

    52 《九月七日子坦子聿俱出歛租谷鸡初鸣而行甲夜》 宋·陆游

    仲秋谷方登,螟生忽告饥。
    艰难冀一饱,俯仰事已非。
    贷粮助耕耘,客主更相依。
    一旦忽如此,欲语涕屡挥。

    53 《东窗小酌》 宋·陆游

    乌帽翩僊白苎凉,东窗随事具杯觞。
    流年不贷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辈狂。
    藤叶成阴山鸟下,桧花满地蜜蜂忙。
    何人画得农家乐?咿轧缫车隔短墙。

    54 《病酒戏作》 宋·陆游

    新秋风月佳,数夕破酒戒。
    饮少辄醉眠,衰早颇自怪。
    高舂未离枕,眩转疑屋坏。
    家人具鸡豚,熟视不能嘬。
    尚无千里蒪,敢觅镜湖蟹。
    一杯苦藬齑,价直裟婆界。

    55 《小室晚酌》 宋·陆游

    病不禁寒怯早霜,东斋随事具杯觞。
    清时宽大何妨醉,白首龙锺未减狂。
    枝叶扶檠山果熟,盐醯调适野蔬香。
    兴阑径觅华胥路,枕藉图书满一床。

    56 《夜窗》 宋·陆游

    性中汝本具光明,蔽障除时道自成。
    手刈茆苫数椽屋,身鉏菜煮一杯羹。
    天人迭胜谁能测,祸福无常不待评。
    惟有吾心终可恃,夜窗袖手听松声。

    57 《村居酒熟偶无肉食煮菜羹饮酒》 宋·陆游

    歌凤伥伥类楚狂,畏牺龊龊笑蒙庄。
    著书幸可俟後世,对客从嗔卧大床。
    三亩青蔬了盘箸,一缸浊酒具杯觞。
    丈夫穷达皆常事,富贵何妨食万羊。

    58 《寒食对酒》 宋·杨万里

    荔支园园花,寒食日日雨。
    先生老多病,颇已疏绿醑。
    儿童喜时节,笑语治樽俎。
    南烹俱前陈,北杲亦草具。

    59 《初伏休沐》 宋·宋祁

    伏时诏休偃,闭门谢朋侪。
    羲和挟升阳,晓气红崔嵬。
    炎林欝歊露,焦原横赭埃。
    怒甚崒崒云,旱始隆隆雷。

    60 《感旧送虞曹杨员外》 宋·宋祁

    曩笑长者言,感恨岁时遽。
    不云笑未几,焂已及衰路。
    却怀眼中人,落落星向曙。
    宁无新相知,论新不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