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极际的诗词(251首)

  • 101 《满庭芳(寿平交五十)》 宋·彭止

    月闰清秋,时逢诞节,画堂瑞气多多。
    遥瞻南极,瑞彩照盘坡。
    好是年才五十,身当贵、福比山河。
    无些事,方裙短揭,时复自高歌。

    102 《贺新凉(寿吴枧郡)》 宋·叶路钤

    共审挽七日之书云,西方生妙喜佛;占四明之福地,南极现老人星。
    人歌海沂之康,天锡河沙之算。
    太守与我同理,已传趣诏之音;丈夫何以假为,宁看即真之拜。
    某方忻御李,幸际生申。

    103 《莺啼序》 宋·徐宝之

    荼コ一番过雨,渍残花似雪。
    向清晓、步入东风,细拾苔砌馀靥。
    有数片、飞沾翠柳,萦回半著双归蝶。
    悄无人、共立幽禽,呢呢能说。

    古诗三百首边塞写人

    104 《水调歌头(饮芜湖雄观亭)》 宋·魏庭玉

    璧月挂银汉,冷浸一江秋。
    天公付我清赏,仙籍桂香浮。
    极目江山如画,际晚云烟凝紫,秋色豁羁愁。
    颂看上雄观,波影动帘钩。

    105 《风入松》 宋·利登

    断芜幽树际烟平。
    山外又山青。
    天南海北知何极,年年是、匹马孤征。
    看尽好花成子,暗惊新笋抽林。

    宋词三百首元宵节抒情

    106 《水调歌头》 宋·华岳

    万里楚天阔,一点寿星明。
    庭语以识歌舞,拍拍□秋声。
    会过牛郎六夕,圆欠嫦娥一夜,此际是佳辰。
    □□□□,□□□□赉予说,□神岳,庆生申。

    107 《今别离》 清·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别离

    108 《观潮》 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初中文言文写景散文

    109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明·徐威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节写景抒怀

    110 《太史公自序》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观止序文

    111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12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
    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
    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

    古文观止送别劝勉赠序

    113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114 《九歌》 先秦·屈原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楚辞祭祀

    115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初中文言文游记写景抒怀怀才不遇

    116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17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18 《渔歌子·草芊芊》 五代·孙光宪

    草芊芊,波漾漾。
    湖边草色连波涨。
    沿蓼岸,泊枫汀,天际玉轮初上。
    扣舷歌,联极望。
    桨声伊轧知何向?黄鹄叫,白鸥眠,谁似侬家疏旷?

    写景抒情旷达

    119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游记写景抒情

    120 《闻人岭南郊行》 明·朱元璋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

    婉约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