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枉系的诗词(41首)

  • 1 枉系二首》 唐·沈佺期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
    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
    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
    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

    2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次用本韵)》 唐·白居易

    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
    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疮。

    3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唐·李白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
    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
    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
    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
    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

    4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唐·李白

    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
    能回造化笔,或冀一人生。
    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
    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
    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

    5 《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即同赋中字》 唐·戴叔伦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
    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
    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
    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
    城欹残照入,池曲大江通。
    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

    6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三》 唐·李白

    虚传一片雨。
    枉作阳台神。
    纵为梦里相随去。
    不是襄王倾国人。

    7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8 《比红儿诗》 唐·罗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9 《志峡船具诗·百丈》 唐·王周

    少尝侍先君,馀闲诵白氏。
    始得入峡诗,深味作诗旨。
    云有万仞山,云有千丈水。
    自念坎壈时,尤多兢慎理。

    10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11 《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12 《秋夜吟》 唐·尚颜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
    枉道一生无系着,湘南山水别人寻。

    13 《永遇乐(七夕和刘随如)》 宋·赵以夫

    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
    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
    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华渚。
    妆楼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儿痴女。

    14 《中吕·山坡羊》 元·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

    小令讽喻抒情

    15 《九思》 两汉·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忧!
    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
    心烦憒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

    楚辞

    16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17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8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19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20 《封建论》 唐·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论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