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习的诗词(26首)

  • 1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唐·杜甫

    代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
    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晰。

    2 《酬韩校书愈打球歌》 唐·张建封

    仆本修文持笔者,今来帅领红旌下。
    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
    军中伎痒骁智材,竞驰骏逸随我来。

    3 《酬永乐刘秘校四洞诗》 宋·司马光

    贫居苦湫隘,无术逃炎曦。
    穿地作幽室,颇与朱夏宜。
    宽者容一席,狭者分三支。
    芳草植中唐,嘉卉周四垂。

    4 《校书戏成》 宋·曾几

    旧时天禄校书郎,习气薰人老未忘。
    可笑当窗楮生面,却成宫额半涂黄。

    5 《饮校理盛居中家次韵二首一》 宋·晁补之

    骑鸾玉府尽仙真,短羽愁攀天汉滨。
    诗懒便应推老手,饮豪独未后诸宾。
    宫壶银箭刚知夜,笼烛金华已报春。
    倒载微吟笑儿稚,时清宁是习池人。

    6 《题徐秘校达轩》 宋·王炎

    洙泗之学心为宗,以心会理俱圆融。
    皎如日月犹有蚀,岂可讲习无深功。
    仲祥家自有师友,个中尝指入门否。
    磨大约浸灌更覃,道不外求皆我有。

    7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

    8 《帝京篇》 唐·骆宾王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怀才不遇

    9 《武陵书怀五十韵》 唐·刘禹锡

    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
    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惊湍激箭奔。
    积阴春暗度,将霁雾先昏。

    10 《峡哀》 唐·孟郊

    昔多相与笑,今谁相与哀。
    峡哀哭幽魂,噭噭风吹来。
    堕魄抱空月,出没难自裁。
    齑粉一闪间,春涛百丈雷。

    11 《游仙二十四首》 唐·吴筠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
    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12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3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14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初中文言文咏史传记叙事

    15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6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7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8 《寓舍偶题》 宋·潘献可

    习嬾身无用,幽偏性所欣。
    校书随马队,临贴爱鹅群。
    公子悲春草,佳人隔暮云。
    此山归计決,未信有移文。

    19 《送罗正夫主簿之官余干》 宋·杨万里

    君家人物已数世,後有秘丞前给事。
    近来复见乡先生,武冈使君五经笥。
    君才自是一世英,珠玉照乘仍连城。
    妙年已号万人敌,强仕初登千佛名。
    番君小屈习凿齿,且与剌头簿书底。
    即看给札试兰台,飞上木天校文字。

    20 《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 宋·周必大

    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
    献粣聊将追粔籹,餔糟只欲伴屠苏。
    削肌知自何人手,灌顶疑尝释氏醐。
    必许寻花兼问柳,敢辞挈榼更提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