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存知的诗词(39首)

  • 1 《五言》 宋·杭学士人

    郑五不去国,金陵深惧君。
    校存知必毁,书在已如焚。
    自是清流祸,非干比党分。
    归欤虽幸矣,恨未效朱云。

    2 《余壬戌春校试进士同事者五十五人至戊子岁因》 宋·吴芾

    只存我与二三公,可叹人生瞬息中。
    给使老来身未死,知能几度见春风。

    3 《送知府余少卿》 宋·强至

    朝野清风五十年,更留政绩与民传。
    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
    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
    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

    4 《送王秘校岭南都讲学》 宋·宋庠

    高才尝负俗,公存此开荣。
    却领淹中学,还为稷下卿。
    槐依乡市绿,风入舞坛清。
    稽古方知力,腾飞自有程。

    5 《挽潘校尉》 宋·刘宰

    一经知教子,三釜拟荣亲。
    风树存亡恨,迷茫北渚津。

    6 《春风辞寄武威石秘校》 宋·释重顯

    春风何萧萧,和雨复兼雪。
    坼花功未深,偃草势曾烈。
    毗城癡爱老,怯寒对清拙。
    衰岩影响士,难御同孤劣。

    7 《校雠古史二首》 宋·苏籀

    貌从周孔讥诬伪,臆断诗书悉抵梧。
    悟鉴精明原本末,讨穷商略较锱铢。
    所存偶免随秦火,不喻遗忘笑汉儒。
    理胜凛然词旨达,知音傥遇圣人徒。

    8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9 《段太尉逸事状》 唐·柳宗元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叙事赞美写人

    10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