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答曾无疑校勘》 宋·刘克庄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7
《题徐秘校达轩》 宋·王炎
洙泗之学心为宗,以心会理俱圆融。
皎如日月犹有蚀,岂可讲习无深功。
仲祥家自有师友,个中尝指入门否。
磨大约浸灌更覃,道不外求皆我有。
8
《哭商裛衡侍讲》 明·李东阳
科甲文章有父风,词林接武更谁同。
讲经春殿炉烟暖,校艺秋闱烛影红。
门阀并高缘有弟,头颅未白早称翁。
生年五十还非夭,不道人间是梦中。
13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14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16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9
《杂赋》 宋·陆游
栉发晨兴後,宽腰午饷余。
讲明穷理学,雠校养生书。
倚杖听啼鸟,临池看戏鱼。
怡然又终日,底事解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