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地地的诗词(206首)

  • 21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 隋代·佚名

    我修祀事,于何致诚。
    罔敢怠佚,视兹硕牲。
    纳烹芳俎,侑以和声。
    格哉休应,世济星明。

    22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 隋代·佚名

    折俎在笾,贲羹在豆。
    何以酌之,酒醒是侑。
    何以锡之,贻尔眉寿。
    何以格之,永尔康早。

    23 《绍兴祀皇地祗十五首》 隋代·佚名

    [函钟为宫]至哉厚德,物生是资。
    直方维则,翕闢攸宜。
    于昭祀典,致享坤位。
    礼罔不答,神不格思。

    24 《绍兴祀皇地祗十五首》 隋代·佚名

    景风应时,聿严毖祀。
    用事方丘,锵锵济济。
    登降有节,三献成礼。
    神其格思,锡我繁祉。

    25 《绍兴祀皇地祗十五首》 隋代·佚名

    毖祀泰折,柔祗是承。
    于赫艺祖,道格三灵。
    式严配侑,厚德惟宁。
    爰昭牙币,享于克诚。

    26 《绍兴祀皇地祗十五首》 隋代·佚名

    礼有祈报,国惟典常。
    笾豆丰洁,降升齐庄。
    备物致志,式计累觞。
    昭格来享,自天降康。

    27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 隋代·佚名

    我修祀事,于何致诚。
    罔敢怠佚,视兹硕牲。
    纳烹芳俎,侑以和声。
    格哉休应,世济星明。

    28 《熙宁祀皇地祗十二首》 隋代·佚名

    折俎在笾,贲羹在豆。
    何以酌之,酒醒是侑。
    何以锡之,贻尔眉寿。
    何以格之,永尔康早。

    29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30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31 《芜城赋》 南北朝·鲍照

    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
    柂以漕渠,轴以昆岗。
    重关复江之隩,四会五达之庄。
    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

    辞赋精选抒情地名

    32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33 《王元章倒枝梅画》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梅花抒愤

    34 《子虚赋》 两汉·司马相如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讽谏

    35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边塞爱情

    36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37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

    38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39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40 《壮士篇》 魏晋·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乐府感叹人生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