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赋竹居文樽》 宋·熊瑞
郫筒对峙玉清圆,绝胜当年碧筩莲。
倾酿尚侔春楚楚,开樽犹带雨涓涓。
昔遗溪上晋六处,今入饮中唐八仙。
一榻青奴凉更好,醉来乘月伴高眠。
63
《闻大驾幸楚恭记》 明·胡缵宗
闻道銮舆晓渡河,岳云缥缈护晴珂。
千官玉帛嵩呼盛,万国衣冠禹贡多。
销钥北门留统制,璇玑南极扈羲和。
穆天八骏空飞电,湘竹皇皇泪不磨。
65
《楚岸吟寄牟子》 明·王廷陈
楚岸长杨垂至地,百鸟娇啼春自醉。
晴丝冉冉堕碧空,风光颇为游人媚。
我家黄子国,君住鄂王城。
大江东下云雾接,滔滔应泻故人情。
66
《画竹》 明·王佐
潇湘绿玉昆仑石,移向高堂之素壁。
四座凉风带雪吹,半窗疏雨和烟滴。
九疑梦断瑶瑟寒,贴云影落双飞鸾。
霓旌掩冉欲归去,美人持赠青琅玕。
也曾拂拭苍苔色,坐弄参差楚天碧。
曲终日暮山鬼啼,自写幽情寄相忆。
67
《晴竹》 明·徐庸
白露团团楚天碧,凤凰叫起扶桑日。
晴阳有影生竹枝,枝上鹧鸪啼不得。
江云初定江风静,江水无波若明镜。
照见灵妃一片心,隔岸清歌有谁听。
翠华不来春杳杳,泪痕积血愁中老。
锦瑟空弹五十弦,九疑数点烟中小。
68
《画竹》 明·张倬
黄陵祠下月明多,不见湘灵翠辇过。
留得萧萧数竿竹,至今肠断楚人歌。
69
《胡咏竹隐君挽歌》 明·周藩宗正
大隐卜龙川,疑君楚泽贤。
纫兰思旧制,咏竹简遗编。
壑有藏舟地,人无问字年。
黄山仍似昨,丹灶独萧然。
径草晞春露,溪松偃暮年。
朅来一南眺,不见客星悬。
70
《竹枝歌》 宋·苏轼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71
《竹叶酒》 宋·苏轼
楚人汲汉水,酿酒古宜城。
春风吹酒熟,犹似汉江清。
耆旧何人在,丘坟应已平。
惟余竹叶在,留此千古情。
72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宋·苏轼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76
《竹图》 元·王冕
楚地秋风劲,湘江夜雨深。
不看双凤舞,恰听老龙吟。
正直崇高节,岁寒同我心。
悠悠向京国,转转忆山阴。
77
《楚宫行》 宋·司马光
楚王宫中夜未央,清歌秘舞会华堂。
木兰为柱桂为梁,隋珠和璧烂同光。
横吹乍鸣秋竹裂,繁弦初度春雨歇。
九微火树垂垂灭,罗衣纷纷玉缨绝。
满朝冠剑东方明,宫门未启君朝醒。
秦关日夜出奇兵,武安君火照夷陵。
78
《绿竹堂独饮》 宋·欧阳修
夏篁解箨阴加樛,卧斋公退无喧嚣。
清和况复值佳月,翠树好鸟鸣咬咬。
芳◇有酒美可酌,胡为欲饮先长谣。
人生暂别客秦楚,尚欲泣泪相攀邀。
79
《苦竹村南马上》 宋·贺铸
楚泽薰风後,林皋夕照间。
渔船沿绿岸,鸟道转荒山。
久负杯中乐,长偷马上闲。
悠悠白门路,何日杖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