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诫的诗词(14首)

  • 1 《诫儿侄八百字》 宋·范质

    去上初释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弃如仇。
    适会龙飞庆,王泽天下流。
    尔得六品阶,无乃太为优。

    2 《杨叔武北堂夜话》 宋·蔡襄

    岁晏物景薄,层阴向晚饶。
    轻云隐微月,残雪栖枯条。
    夫君有高适,顾我慰寂寥。
    潇洒开北堂,拂榻延良宵。

    3 《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许景先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
    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蒨.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
    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

    4 《上刘侍中》 唐·杨巨源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汤。
    庙谟膺间气,师律动清霜。
    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
    英姿凌虎视,逸步压龙骧。

    唐诗三百首月亮初中古诗归隐孤独生活

    5 《谢自然诗》 唐·韩愈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
    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
    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6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 唐·刘禹锡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
    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7 《李甘诗》 唐·杜牧

    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
    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
    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
    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

    8 《李甘诗》 唐·杜牧

    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
    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
    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
    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

    论说文书信

    9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0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1 《孟冬篇》 魏晋·曹植

    孟冬十月。
    阴气厉清。
    武官诫田。
    讲旅统兵。

    叙事长诗

    12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3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4 《官醖》 宋·王禹偁

    为郡得官醖,月给盈三斛。
    地僻少使车,时清罕留狱。
    老大复迁谪,吾怀颇幽独。
    婵娟楼上月,烂漫池边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