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敌的诗词(205首)

  • 1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2 《颜书四十韵》 宋·苏洵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3 《虫豸诗·浮尘子(三首)》 唐·元稹

    可叹浮尘子,纤埃喻此微。
    宁论隔纱幌,并解透绵衣。
    有毒能成痏,无声不见飞。
    病来双眼暗,何计辨雰霏。

    4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宋·刘克庄

    河势尤湍急,滔滔去莫留。
    此行期死敌,既济遂焚舟。
    背水连师出,乘风纵燎休。
    若非拚血战,不复渡黄流。
    竹帛今犹载,桑偷晚始收。
    后来烧栈道,毋乃祖馀谋。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初中文言文议论哲理

    6 《项羽之死》 两汉·司马迁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高中文言文历史故事

    7 《在敌营作》 宋·何粟

    念念通前劫,依依返旧魂。
    人生会有死,遗恨满乾坤。

    8 《濒死自悼》 宋·徐琦

    每说天兵出守疆,忽闻劲敌犯睢阳。
    火焚郡邑人民苦,血染江淮鬼物伤。
    忠报君恩名不朽,孝随亲死义难忘。
    皇天后土宜知鉴,白日英魂腾剑光。

    9 《却敌凯歌》 宋·赵万年

    吁嗟黠虏何猖狂,引弓百万侵吾疆。
    首屠枣阳捣神马,窥伺长江欲苇航。
    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厉源漳。
    马沈人溺相枕藉,霜刃逼胁狼驱羊。

    10 《祁山歌上制帅闻敌退清水县作》 宋·吴泳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
    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
    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
    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砲坐埋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