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84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87
《笔》 唐·徐寅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
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势健岂饶肥水阵,锋聒还学历山耕。
毛乾时有何人润,尽把焚烧恨始平。
88
《擬古》 宋·田锡
峄阳生孤桐,擢干八尺高。
风雨萌枝叶,鸾皇栖羽毛。
天质自含响,众木非其曹。
斲为绿绮琴,古人贞金刀。
89
《题雪窦飞雪亭》 宋·高元之
危亭上拂烟雾光,苍崖深到蛟螭穴。
天河飞来破山翠,寒入疏林风自发。
翻珠错玉无时歇,岩前散作千秋雪。
寒声萧萧凛毛发,白云朵朵翔空灭。
飞流溅沫入毫端,天与一诗为题绝。
90
《天柱雉儿行》 宋·利书记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91
《送從进长老归天台》 宋·钱惟济
枢府多年识相毫,又飞钚锡出神臯。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
月露空濛迷桧楫,天香芬郁湿兰袍。
道猷法窟從兹始,应歎吾生空二毛。
92
《瓦亭聊句》 宋·苏舜元
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左凶右炎}豪。
赤胶脆折乳马健,汉野秋穟黄云高。
驱先老尩伏壮黠,裹以山壑鬼莫招。
烽台屹屹百丈起,但报平安摇桔槔。
93
《制胜楼》 宋·王延禧
夔子城新筑,长江便作壕。
欲兼诸面敌,故起北楼高。
即旧基仍峻,因时力不劳。
青天才咫尺,翠壁似周遭。
97
《寄会稽刁景纯学士》 宋·张伯玉
雨后稽山紫翠毫,使君千骑压云鳌。
楼台日暖花木丽,河汉夜凉丝竹高。
瀛馆久淹骐骥足,越人今识凤凰毛。
江南老守思离阔,梦想时过白鹭涛。
98
《如归亭》 宋·章侁
倚岸凌虚若冠鳌,湖光山色两相高。
惊波杂沓闻千骑,远树微茫见一毫。
娃馆已空人世隔,帝乡何许客心劳。
吴门曳彩那曾睹,早觉霜华入髩毛。
100
《题任少监百马图》 明·梦观法师
敦煌水涸龙驹伏,未央厩前秋草绿。
驴驼负石玉门关,旧苑空馀三十六。
忆昔高皇马百匹,騊駼车府无监牧。
只留太仆掌天闲,不许田驽食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