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艾的诗词(50首)

  • 1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2 《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明·汤显祖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3 《灼艾》 宋·范成大

    血忌详涓日,尻神谨避方。
    艾求真伏道,穴按古明堂。
    谢去群巫祝,胜如几药汤。
    起来成独笑,一病搅千忙。

    4 《吴斗南架阁求梦芳亭诗》 宋·周必大

    屈平流放楚江皋,萧艾丛中思郁陶。
    君是国香人服媚,诗情端合反离骚。

    5 《周颂·臣工》 先秦·佚名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王厘尔成,来咨来茹。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
    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诗经农事

    6 《谴疟鬼》 唐·韩愈

    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
    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
    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7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8 《骄儿诗》 唐·李商隐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
    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9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 唐·黄滔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
    天嫌太端正,神乃减风仪。
    饮冰俾消渴,断谷皆清羸。
    越僧夸艾炷,秦女隔花枝。

    10 《秋雨联句》 唐·韩愈

    万木声号呼,百川气交会。
    ——孟郊
    庭翻树离合,牖变景明蔼。
    ——韩愈

    11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12 《沁园春》 宋·王迈

    老先生独以身免。
    贤者之不出如此。
    杨龟山层出,不合又去,未几又出。
    靖康之变,以谏识大夫从驾入金营。

    13 《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写景抒情愁苦

    14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15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节怀人组诗

    16 《吴许越成》 先秦·左丘明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寓理

    1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8 《三槐堂铭》 宋·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古文观止赞颂写人

    19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楚辞

    20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