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诡的诗词(51首)

  • 1 《游浮洲寺》 宋·赵蕃

    久客浑忘赖,群山得细看。
    身如悟浮没,诗喜助波澜。
    塑象观殊诡,作钟怀叛干。
    东湖空壮丽,芝岭漫林峦。

    2 《岳州西城》 唐·张说

    水国何辽旷,风波遂极天。
    西江三纪合,南浦二湖连。
    危堞临清境,烦忧暂豁然。
    九围观掌内,万象阅眸前。

    3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唐·柳宗元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
    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
    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
    浮晖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4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刘禹锡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
    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5 《吊元鲁山》 唐·孟郊

    搏鸷有馀饱,鲁山长饥空。
    豪人饫鲜肥,鲁山饭蒿蓬。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尧农。
    君子耻新态,鲁山与古终。

    唐诗三百首离别规劝

    6 《适意二首》 唐·白居易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7 《城南联句》 唐·韩愈

    竹影金琐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 ——韩愈
    翡翠开园英。
    流滑随仄步, ——孟郊

    8 《览古十四首》 唐·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9 《高唐赋》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辞赋精选爱情神话

    10 《七发》 两汉·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
    ”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

    辞赋精选写人讽喻

    11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12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3 《永州八记》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辞赋精选山水游记

    14 《游虞山记》 清·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辞赋精选状物写景

    15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16 《西都赋》 两汉·班固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叙事议论

    17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8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9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20 《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明·汤显祖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