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古文观止赞颂
104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05
《益州夫子庙碑》 唐·王勃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106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07
《读书》 宋·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108
《次韵叔时述怀》 宋·陈深
文学渊源百行馀,浮夸深陋汉相如。
性灵偏爱居山水,才大难堪奉简书。
毛义仕来身暂屈,扬雄老矣计全疏。
强颜微禄营甘旨,已约烟霞共结庐。
109
《沁园春·一粒金丹》 宋·衣白山人
一粒金丹,大如黍米,定中降胎。
运阴阳根本,东龙西虎,结凝金水,择地深栽。
九载无亏,三田功满,卦气周圆炉鼎开。
偷元化,用自然宗祖,全在灵台。
112
《明发》 明·汪广洋
膏车待明发,逶迤上河梁。
亲朋罗祖饯,冠盖灿成章。
迟予良缱绻,都门犹在望。
条风被原隰,春日当载阳。
114
《送张无梦归天台》 宋·查道
台岳幽人兴不凡,携筇相别欸柴关。
高情共乐皇风远,真气潜通浩劫间。
绿绮静闻沉俗格,榴花深引渍童颜。
再听玄旨知何日,时望片云归故山。
115
《观八陈图有感》 宋·李兴宗
江从岷来触瞿唐,夏潦溃裂怒势张。
霜浓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营周匝门东出。
相傅呵获有鬼神,惊波不能移寸尺。
116
《大涤洞留题》 宋·裴良杰
杖屦乘闲历众山,俄惊凡迹到仙坛。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气浮空两洞寒。
风入乔松琴弄操,烟笼远岫灶烧丹。
我今聊此凝双眼,徒觉壶中世界宽。
117
《偈六十九首》 宋·释道宁
宗门妙旨,海口难宣。
简要提撕,知音罕遇。
事无一向,理出多门。
岂不见道,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树倒藤枯,句归何处。
深秋帘外千家雨,落日楼前一笛风。
119
《司空山歌》 宋·释择崇
司空山,在云外,时人到得方自在。
我今随力幸登临,四顾巍巍无向背。
绝遮拦,难比况,千山万山齐恃仰。
九夏炎炎雪正飞,三冬飒飒华初放。
120
《颜孝子乌墓》 宋·吴炯
人伦风化自孝始,我怀义乌颜氏子。
昔从书传闻其名,今来浙东入其里。
未入里先见路碑,高冢巍然云树里。
犹有群乌绕暮飞,或者神乌长不死。